首先,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领先水平。以位于徐州市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包装机器人项目为例,它是基于国家级“863”计划项目“5自由度直接驱动机器人设计与研制”以及“双足跑步机器人的稳定性与仿生控制策略研究”的丰硕成果之上,与著名学府清华大学携手合作研发而成。经过由中科院院士、国家863机器人专家组以及中国衡器协会等权威人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严格评审,该项目在三组重量检测及自动识别技术、实时在线智能检测重量自动反馈调节控制技术、空间关节型机器人高速重载大变惯量的新型传动机构设计与实现、空间关节型机器人最短时间运动轨迹规划技术、空间关节型机器人复杂系统建模及优化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其技术实力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之列。
其次,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个项目所开发出的应用价值。包装机器人项目的核心在于针对粉、粒料进行自动重量检测、包装的高效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这一设备由智能检测重量系统、智能检测异物系统、包装袋上袋机械手、转运机械手、机器人码垛系统、控制系统等多环节构成。其产品广泛适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粮食、饲料、建材和物流等众多行业的自动检测与包装需求。相较于传统产品,此款设备能够节约30%的材料消耗,减少60%的占地面积,提升300%的计量可靠性,具备出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本品更具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速度、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等诸多显著优势,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部分称重传感器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现、无法计量的难题。
最后,我们要着重介绍的是项目的创新点与专利情况。包装机器人项目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组重量检测及自动识别技术、实时在线智能检测重量自动反馈调节控制技术、空间关节型机器人高速重载大变惯量的新型传动机构设计与实现、空间关节型机器人最短时间运动轨迹规划技术、空间关节型机器人复杂系统建模及优化控制技术。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荣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曾多次获得科技部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专项资金的资助,同时还荣获了国家标准起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