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扩张:未来将承运更多集装箱

   2024-06-04 工业品商城24
核心提示:鹿特丹港正不断砥砺前行,据悉,该港口计划于2035年实现共计32万个集装箱的货运能力。然而,港口用地资源捉襟见肘,究竟应该何如进行扩建?为此,鹿特丹港务局已正式批准了一项总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的“玛斯平原垦地”二期项目(Maasvlakte 2),旨在进一步向大海索求更多土地空间,该项目将把原本位于水下深度约为66英尺的

    鹿特丹港正不断砥砺前行,据悉,该港口计划于2035年实现共计32万个集装箱的货运能力。然而,港口用地资源捉襟见肘,究竟应该何如进行扩建?为此,鹿特丹港务局已正式批准了一项总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的“玛斯平原垦地”二期项目(Maasvlakte 2),旨在进一步向大海索求更多土地空间,该项目将把原本位于水下深度约为66英尺的4平方英里的海洋面积改造成为陆地区域。如此一来,鹿特丹港有望跻身全球领先港口之列。新建设施将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集装箱自动化调度车辆将不再依赖传统的柴油发电机,而是采用13吨的大型蓄电池提供动力;此外,港口水深亦能满足当前乃至未来超大型船舶的停靠需求。截至目前,已有多艘挖泥船从海洋中采集了超过70亿立方英尺的沙石,用于构筑新的港口场地,预计明年将迎来首个码头的启用。展望2035年,待所有规划建设完工之后,港口将有能力处理更多的集装箱业务,据估算,港口每月所处理的集装箱数量足以环绕地球赤道半周。

    现代货箱码头通常每小时调度集装箱数量上限为30个。而“玛斯平原垦地”二期项目所采用的自动化设备将极大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预计增幅将达到惊人的50%。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办公室远程操控船岸起重机,地面自动化车辆将在道路转发器的引导下,轻松完成1至2个集装箱的运输任务。无需再等待起重机卸载货物,这些搭载内置式液压升降机的车辆将能够独立完成集装箱的卸载作业。更为令人欣慰的是,柴油发动机所带来的污染与噪音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取而代之的是13吨重的可充电式铅酸电池作为主要电源来源。每隔8小时,车辆将驶入由机器人负责运作的电池交换站,进行电池的更换。

    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CMA CGM马可波罗号的尺寸堪比航空母舰,且未来的超级船舶规模或将更加庞大。究其原因在于,船舶所承载的货物数量越多,相应的运费成本也就越低。马可波罗号可承载16000个集装箱,因此对港口水深提出了至少53英尺的要求。而“玛斯平原垦地”二期项目的泊位深度较之要求更深6英尺,新港口将有能力接纳18000个及以上数量的集装箱船舶。

    若将全球航运业视为一个国家,那么其碳排放量将名列全球第六。然而,鹿特丹港正积极推广电动集装箱调度车辆、清洁型水力和陆地发动机,以及近岸电力工具停靠船舶等环保措施。港务局计划在2030年前,通过提高铁路和内河船舶运输集装箱的效率,从而减少25%的卡车运输量。能源供应将主要依赖于风力发电,以及两个发电能力分别达到1.1亿瓦的煤电和生物质发电厂,这无疑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港务局还启动了大规模的碳捕获和储存示范项目,每年将有120万吨二氧化碳被转移至废弃的海底油田之中。

    在鹿特丹港的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人工海滩和沙丘上生长着抗风性极佳的滨草,共同构成了一条绵延不绝的柔软海堤。同时,为了确保鹿特丹港西北部区域免受更强烈风暴的侵袭,工程师们精心设计了一座造价相对较高但更为坚固耐用的硬质海堤:采用石头覆盖保护砂土,并使用了19558个重量达44吨的混凝土块——这或许便是全欧洲最大的混凝土块了。经过计算机模拟验证,海堤能够抵御高度超过海平面18英尺的巨浪冲击。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