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杭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副主任杨福颂先生,他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0座大型和中型城市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而有意愿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更是高达150余个。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早在2012年末便颁布了《“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以此作为智慧杭州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杨福颂进一步阐述道,根据杭州市的《规划》,我们期望通过“智慧杭州”的建设,在2015年之前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显著提高城市的各项功能、运行效率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
杨 福颂还透露,未来杭州的智慧城市将加大对国产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比例,以提升本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杭州市政府不仅关注项目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全市形成智慧产业,进而培育出一批能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优秀企业。
海康威视是杭州地铁1号线监控系统的供应商,并且已经成功中标杭州地铁2号线监控项目的全系列产品。海康威视提供了一系列的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高清摄像机是国产摄像机首次应用于地铁项目,1号线车站共计安装了1500余个监控探头。这些探头的清晰度极高,甚至可以看清落在地面上的一张纸片上的文字。每位乘客进入地铁站之后,至少会被拍摄四张清晰的照片。
除此之外,海康威视还成功地布局了三大物联网的安监系统领域。首先,在电梯物联网的安监系统方面,该系统主要解决电梯基本状态的实时监测问题,电梯现场数据可直接对接当地的技术监督局以及电梯维护厂商。一旦电梯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技术监督局和维保单位将会立即收到相关信息,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其次,该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理工程车超速超载问题。对于超速行为,由于工程车上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旦超速,司机将会立即接收到超速警告;同时,交通警察、城建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也会同步得知此事;而对于超载现象,安监系统则会通过一种感知方式通知监管部门。最后,针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问题,杭州市共有7000多个工地,过去由建委进行监管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个人负责一个工地,显然无法全面覆盖。然而,采用了这套系统之后,仅需少数人员即可完成监管任务,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近期,海康威视公布了其2012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89%;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1.37亿元,同比增长了44.28%,每股收益达到1.07元。杭州市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的宏伟规划,无疑为海康威视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