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重要战略

   2024-06-05 工业品商城28
核心提示:近期备受瞩目的3D打印机,巧妙地融合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材料技术以及精密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借助于这项革命性的发明,原本耗时数天才能完成的模具制作如今仅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先生指出,智能制造装备的运用不仅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还将有助于实现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近期备受瞩目的3D打印机,巧妙地融合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材料技术以及精密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借助于这项革命性的发明,原本耗时数天才能完成的模具制作如今仅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先生指出,智能制造装备的运用不仅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还将有助于实现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文安先生进一步表示,表面上看,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是为了协助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的压力;然而,深度剖析之下,它实际上是通过减少人工干预的生产环节,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意味着他们将以更为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更高品质的商品。

    据行业专家计算,一台售价约为30万人民币的工业机器人,其每年所需承担的折旧与维护费用大约在人民币5万元左右。尽管这一数字看似与熟练工人的薪资相仿,但机器人却能全天候不间断地工作,且全年无休,绝不会因劳累而出现失误。因此,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这种自动化设备具有明显优势。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化与绿色化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而智能制造装备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产物。预计未来5至10年内,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销售额将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然而,尽管产业前景广阔,但对于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来说,似乎仍处于旁观者的角色。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十一五”期末,国内企业在智能制造装备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仅为5%。对此,业界人士认为,这反映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刘文安先生强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们必须在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滨海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在产业升级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这里的企业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突破技术创新瓶颈,抢占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重要性。

    为此,滨海新区的企业选择了组建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于昨日正式宣告成立,首批46家成员单位涵盖了新区及本市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将致力于整合并协调各方产业资源,提升联盟内部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制造、维修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外智能制造市场,全面提升我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