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深入,2.0时代到来

   2024-06-06 工业品商城32
核心提示:物联网领域看似繁华喧嚣,实则孤独寂寞。表面上它无处不在,如政府报告中的热词,媒体关注焦点,股市活跃表现,令人遐想无限;然而仔细探究却发现,寥寥数语难以诉尽其真正面貌。为何如此呢?原来,物联网尚处发展初期,即1.0阶段,仅仅是对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的美化与推广,只能为各个细分领域中的应用服务提供辅佐。自199

    物联网领域看似繁华喧嚣,实则孤独寂寞。表面上它无处不在,如政府报告中的热词,媒体关注焦点,股市活跃表现,令人遐想无限;然而仔细探究却发现,寥寥数语难以诉尽其真正面貌。为何如此呢?

    原来,物联网尚处发展初期,即1.0阶段,仅仅是对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的美化与推广,只能为各个细分领域中的应用服务提供辅佐。自1998年年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该概念,至今已有15载岁月。起初,物联网的定义较为狭窄,主要涉及射频识别技术,但随着时间推移,其涵盖范围逐步扩大至传感器、网络及应用平台等多个领域。如今,只要冠以“智能”或“智慧”之名,便可被视为物联网的一部分。然而,总的来说,当前的物联网仍与20世纪60、70年代的计算机行业颇为相似,虽然在工业领域以及公共管理领域均有显著应用成果,但这些应用大多独立存在,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然而,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尤其是穿戴式终端的崛起,我们正步入物联网2.0时代的边缘。在我看来,物联网2.0时代的核心在于打破孤立状态,实现各类应用的互联互通。从行业驱动向消费市场驱动转变的过程中,我坚信将如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样,孕育出无数新的传奇故事。

    物联网这一概念或许显得神秘莫测,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有着明确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遵循特定的协议规范,将任意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交互与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监控与管理的一种网络,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换言之,只要存在物体,且具备联网能力,即可纳入物联网范畴。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公交卡、门禁卡、身份证、条形码、二维码等皆属于物联网的一部分。因此,物联网并非一项全新的、独特的技术,而是各行各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的一种理念包装。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然庞大。据统计,2012年物联网产值已达3650亿元人民币,且每年增长率超过30%。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及了九大重点领域: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及智能家居。这些领域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均源自传统行业。

从根本上看,物联网1.0阶段即是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旨在提升传统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程度。这与互联网存在诸多差异: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催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形态。相比之下,物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扎根于实体经济之中(最初主要用于物流服务),直至近年来O2O模式的兴起,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交叉融合才日益紧密。

    互联网通常聚焦于服务与软件层面,而物联网产业则涵盖软硬件两个方面,其中硬件产值占据主导地位。

    互联网服务不受地域限制,因此互联网企业往往汇聚于北上广深杭等人才密集地区。而物联网因其具体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使得许多二线城市亦能深度参与其中。

    互联网具有极强的边际效益递减特性,一山不容二虎。而物联网则相对更为复杂,一个行业、一家企业背后可能隐藏着众多物联网企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