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电动汽车无疑已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科技产物之一,全球各大著名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大量资源竞逐这个新兴领域。伴随着这股潮流,国内企业亦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地参与这场竞争。然而,在电动汽车的整体组装过程中,电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车性能的高低。据相关专家透露,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特别是在电机方面的差距尤为显著。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纯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机市场已然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尽管许多国内企业声称具备全产业链的科研实力,但真正优质的电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沉淀,经过反复试制、测试后,方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业界人士指出:“国内真正具有实力从事新能源电机研发的整车企业数量稀少,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在各家企业纷纷强调自身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背景下,鲜有人愿意公开承认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电机环节仍然受到外部制约。”
在中国,自称从事新能源电机研发的企业繁多,但真正专注于此领域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大部分企业是从传统的机械、船舶等工业电机领域转型至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缺乏相应的研发和生产经验。
尽管传统工业电机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在基本原理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电机主要包括异步电机和永磁电机两大类。前者主要适用于公交车、长途客车等商用车领域,而后者则更适合于乘用车。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异步电机的转子无需绕组,也无电刷,因此无磁感应现象,功率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结构较为简洁,价格也更为亲民,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领域;相比之下,永磁电机的转子带有绕组,需通过电刷为其供电,功率转换效率更高,结构相对复杂,价格也相对较高,主要适用于对转速要求严苛的环境,如纯电动乘用车。
根据工信部网站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显示,共有35批新能源车型入选,总计达到了484款。随着工信部推出的车型数量不断增加,电机市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对于电机生产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电机生产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呢?
在此过程中,许多电机配套企业迫不及待地投入生产,只是对传统工业电机进行简单的技术改良,便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供应给整车厂。
然而,在海外市场,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需要满足诸多严格的技术标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爬坡、下坡、平坦路面以及颠簸路面等各种路况下行驶时,电机的输出功率均有所不同。国内许多电机厂仅是在传统工业电机的生产经验上略作改进,并未充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特殊使用环境,这可能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同时还容易引发局部过热、线路短路等安全隐患。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电动汽车电机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何不从电机的研发、试验、投产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尽早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沉下心来,从头开始,真正构建起电动汽车电机产业链,以更加完善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