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国家明确指出了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战略性目标,这也意味着我们整个国民经济都处于一个变革的关键阶段。对于低压电器这个特定的行业而言,转变已迫在眉睫,力求逐步迈向中高端产品的领域,从而摆脱过去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困境。这些年来,由于行业内充斥大量生产中低端产品的现象,导致我们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同时这些产品体积庞大且性能指标相对滞后,使得它们在价格竞争中异常激烈,利润空间极其有限。从国家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如何尽快让新一代的大众化、小型化、价格适中并且高度可靠的产品取而代之,无疑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找准突破口,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成为某一或两类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商,这将是未来行业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企业可以尝试从细分市场中寻找切入点,比如专注于专业断路器制造商、工控电器制造商、终端电器制造商、漏电电器制造商等等。企业应该善于发掘细分市场中的潜在机遇,而非盲目跟风。
众所周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唯有持续创新,紧紧抓住领先的“纽带”,方能真正实现突破并获得长久的发展。
我们应当继续引领行业的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行业以知识产权为依托,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水平迈向新的高峰,全面提升低压电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转型升级,加快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使我国低压电器的总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紧随国际先进技术的步伐,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需求。例如,新一代低压断路器与SMCB等新型技术和产品对于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终端配电系统)实现全选择性保护,极大地提高了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培育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予以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我们还需加强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在低压电器行业的研究和应用。首先,在低压电器行业的优秀企业中建立低压电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车间示范工程,其中涵盖关键部件自动生产线、低压电器自动检测线、低压电器自动装备线等内容,并在行业内逐步推广,以此全面提升我国低压电器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智能电网用户端相关设备与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使传统低压电器产品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与系统相融合,在行业内逐渐形成一批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与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全面推动低压电器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我们还将加强标准化工作。持续组织行业开展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用户端系统的标准体系,制定相关的用户端系统技术标准。加强对IEC等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切实参与到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来,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同步接轨。
最后,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低压电器可靠性提升工作。低压电器可靠性工作组将围绕可靠性推进工程,进一步推进可靠性示范工程的实施,开展可靠性标准制修订等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可靠性工程,以期促进产品可靠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