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铁安全防范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4-06-12 工业品商城19
核心提示:根据建设部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5座城市相继开通或正在建设地下铁路(简称地铁)。鉴于各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运营人员对于安全防范意识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地铁建设初期,国家相关标准尚未正式颁布,因此,上述城市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构建方面呈现出了千差万别的特点

    根据建设部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5座城市相继开通或正在建设地下铁路(简称地铁)。鉴于各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运营人员对于安全防范意识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地铁建设初期,国家相关标准尚未正式颁布,因此,上述城市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构建方面呈现出了千差万别的特点。其中,部分城市严格遵循国家公共安全防范标准进行建设;另一些城市则仅配置了一些关键性的系统;还有极少数城市并未安装任何形式的安全防护设备。

    在选择产品和规划工程布局过程中,我们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程序。这一程序涵盖了设计评审、工程评估以及后期验收等多个环节。然而,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防范建设领域,无论是新建线路还是改造升级,在规划或设计阶段,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对于如何贯彻执行相关标准缺乏深入的咨询和探讨。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或者工程质量低下,从而留下诸多隐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城市的地铁技术防范规划中,非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往往被忽视,形成了所谓的“真空地带”。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既有业主方对正规、系统化的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足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包括制造商、集成商、工程商以及设计单位等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条,均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

    尽管国内轨道交通技防体系看似尚显不完善、不规范,但实际上,在技防手段方面,我们并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开始引领全球技术创新的潮流。例如,笔者曾经接待过法国巴黎泰拉斯公司的代表前来参观上海申通三号线,期间,这位代表对中国地铁安防技术的先进程度赞不绝口,毫不掩饰其赞美之情。然而,他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中国在运用这些先进技术的管理体制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实现更加高效的管控。

    能够赢得国际同行如此高的评价,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统一的技术防范标准,而相比之下,国外在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其次,中国在轨道交通技防理念以及布点设局方面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最后,国内地铁所安装的设备/系统均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系统集成思路必须与管理体制相适应。例如,前端采用数字化摄像机,后端平台则应具备智能检索功能,以便能够快速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换句话说,功能的实现必须与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求。

    展望未来,轨道交通发展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两个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果项目的实施能够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无论是视频集成还是告警集成,只要未能实现自动化,就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人力投入层面。因此,在进行集成之前,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自动化的实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