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述深入剖析所揭示,我国的电动机市场发展潜力之巨大,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蛋糕。然而,这个利益之“蛋糕”愈丰盛广袤,觊觎者亦随之趋之若鹜。放眼当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电动机市场正处在一个深层次的洗牌过程中,只有那些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构建了成熟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在这场竞争激烈的大战中脱颖而出,实现规模化盈利。因此,“探索行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引领企业应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从而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这无疑成为了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展览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根据《2013-2017年中国电动机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以及《2013-2017年中国交流电机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详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电动机领域未来的新型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标杆产品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公司始终致力于生产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产品、前卫产品以及行业导向性产品,以此抢占市场先机并获取较高的附加值。
其次,巨型模块发展盈利模式。此种模式并非依赖某一特定产品的成功来实现盈利,而是通过构建完整的企业运营体系,形成庞大的业务模块,从而实现整体盈利。
再者,战略快速退出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企业迅速从低利润区域撤离,转而投向更具盈利空间的新市场。
最后,特种电机生产企业的战略快速退出盈利模式。这类企业主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电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且调整成本相对较低,运营机制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瞻性的分析,低能效电机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然而,高效节能电机则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