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年间,众多制造业企业在经历飞速增长的繁荣时期后,纷纷选择采纳大规模、粗放型的发展策略,大力建设更为庞大的生产设施,积压大量的库存,并持续招聘大批员工。然而,当他们的市场份额达到某个阈值时,增长速率逐渐下滑,而在惯性动力的作用之下,各项成本则进一步加剧上涨,特别是那些在高速增长期投注的固定设施渐渐启动运营并进入折旧阶段。在吞噬掉仅剩的那丝微薄利润后,企业便陷入了低增长、高成本的困境,即所谓的“增长陷阱”。近些年,受内外经济环境的冲击,这种增长陷阱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
为了规避这个“陷阱”,企业必须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寻求突破。过去,许多中国企业正是借助于“低成本”优势实现了快速扩张,例如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有利的汇率条件等。然而,如今这些优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关键在于,由于许多制造业企业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能力尚显不足,无法满足企业持续稳定且快速发展的需求。
恩富东方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的商业顾问连强先生在上述论坛上指出,中国诸多机电制造企业在物流环节面临着三大挑战:首先,仓库作业缺乏先进的物流软件支持,导致无法实施精细化管控,错误率居高不下,作业效率低下;其次,由于物料库存数据不准确,生产排序上线难以形成有效控制;最后,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之间的供应链协同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专业的事务应由专业人士来处理!”深圳路迪斯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程耀平在论坛上强调道。他认为,将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出去,对中国机电制造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针对机电制造企业供应链所具备的特色,程耀平先生归纳如下:一是涉及到的供应商数量繁多且类型各异,二是核心元器件的境外采购比重较大,三是运输方式多元化且时效要求极高,四是结算方式多种多样且资金效率要求尤为突出。他表示:“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乃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质之一。”他进一步指出:“机电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与其分散精力在此领域,倒不如委托专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代为打理,以便自身能够全身心地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亦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精益制造的需求。”
程耀平先生在论坛上阐述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外包可为机电制造企业带来诸多益处:首先,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具备完善的运输和仓储体系,掌握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从而避免企业在管理成本上的浪费。其次,使机电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更加灵活,始终跟随物流量的变化而调整,避免在经营状况不佳之时仍需维持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此外,还能协助机电制造企业拓宽新的融资渠道,解决银行与企业间的对接难题。据他介绍,深圳路迪斯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服务平台,近年来其业务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