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规划全国领先,国内机器人产业争夺战打响

   2024-06-14 工业品商城21
核心提示:对于一项新兴且充满活力的行业来说,得到省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支持无疑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在。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并非只有重庆市一地对此有所行动:沈阳市抚顺新城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期年产值高达500亿元;山东省青岛新区则规划了1000亩土地,致力于构建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除此之外,

    对于一项新兴且充满活力的行业来说,得到省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支持无疑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在。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并非只有重庆市一地对此有所行动:沈阳市抚顺新城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期年产值高达500亿元;山东省青岛新区则规划了1000亩土地,致力于构建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除此之外,上海、武汉、徐州等诸多城市亦纷纷启动或规划各自的机器人产业园区……

    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因素,都被视为推动机器人需求激增的有力论据;众多企业,无论是业内翘楚还是业外巨头,无不跃跃欲试,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富士康早已宣布将打造一支百万机器人大军,甚至连大陆最大的饮料制造商娃哈哈,也加入到了机器人产业的竞争行列之中……

    这种现象似乎并不令人感到陌生。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当面对一个被广泛看好的新兴产业时,我们总是能够展现出如同“大炼钢铁”般热烈的激情!

    毫无疑问,机器人产业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期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文章《第三次工业革命》,该文中,作者通过现实描述与浪漫预言的交织,提出了机器人将与3D打印、新材料等技术相结合,引领制造业实现重大变革的观点。

    近五年来,全球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增长了两倍;据预测,中国未来三年内的机器人安装量将再次翻番。若进一步考虑到机器人终将涉足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其发展前景无疑将更加无法估量。

    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不仅吸引了产业界和资本界的目光,同时也为各地政府提供了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崭新机遇。据初步统计,当前全国正在建设中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已有十余处,而计划建设的园区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园区的占地面积一个比一个庞大,规划产能一家比一家惊人,粗略估算,规划总产能已达到数千亿元之巨。那么,各地政府究竟是如何规划和实施这些宏伟蓝图的呢?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了解到,虽然上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但上海的机器人产业目前仍主要由跨国公司所主导,本土企业相对较弱,发展环境也存在一系列待改进之处。目前,上海已经培育出了30多家本地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仅能作为跨国公司的下游供应商,具备独立生产整机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

    由于国内机器人产业受到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的制约,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因此,上海方面期望首先建立起产业化平台,大力扶持自主品牌整机企业,通过大规模应用带动持续研发,从而寻求技术突破。在机器人技术领域,上海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虽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但这些研发活动较为分散、缺乏连续性,且大多局限于实验室阶段;而具有影响力的本地大企业对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从事产品自主研发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尽管其发展势头良好,但关键部件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上海亟需建立大型整机企业来引领整个产业链,有效整合国内各方面的资源,推动机器人技术及其核心零部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将有助于上述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