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泥窑氮排放减排策略与实施成效 

   2024-06-14 工业品商城13
核心提示:根据水泥窑氮氧化物产生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水泥生产行业的降氮减排策略主要分为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两方面。首先,源头治理即是通过调控煅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来实现。具体来说,技术手段包括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分解炉以及管道内部的燃烧分段区间,严格控管燃烧温度,或者调整配料方案并引入矿化剂以降低熟料烧成温度等。

    根据水泥窑氮氧化物产生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水泥生产行业的降氮减排策略主要分为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两方面。首先,源头治理即是通过调控煅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来实现。具体来说,技术手段包括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分解炉以及管道内部的燃烧分段区间,严格控管燃烧温度,或者调整配料方案并引入矿化剂以降低熟料烧成温度等。其次,末端治理则是针对烟气排放中的NOx进行处理,其可行的方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以及生物脱硝技术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现有的SNCR技术和“分级燃烧+SNCR”组合已有部分实际案例,而SCR虽然已经被欧洲部分企业进行了三条线的试验性运行,但尚未在国内水泥脱硝领域取得成功经验。至于生物脱硝技术,目前仍处在研发阶段。

    据相关数据显示,水泥行业所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据了工业总排放量的11.6%,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减排领域之一。2013年2月19日,环保部门批准通过了《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火力发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及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实行总量排放限制。当前我国水泥工业NOx排放水平普遍维持在每立方米880毫克的水平,而新近公布的《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现有水泥生产线NOx排放限值应降低至每立方米450毫克,新建水泥生产线更须低于每立方米320毫克。

    事实上,业界普遍认为,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设定在每立方米500毫克左右较为适宜,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并逐步实现全行业氮氧化物减排目标。然而,从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标准来看,相较于之前的预期更为严格,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有分析人士指出,标准的出台无疑将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然而,增加脱销设备将会抬高成本,对于原本盈利状况欠佳的水泥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企业亏损面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值得关注的是,新建生产线排放标准的提出或可视为监管层抑制新建水泥生产线冲动的重要举措,从这个角度看,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国家“十二五”工程减排措施中,新疆地区新增了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工程。2011年,陕西省环保厅与咸阳市政府先后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各水泥企业积极推进脱硝工程建设。同年11月,四川省亦发布通知,明确表示对于未能在"十二五"期间完成降氮脱硝工作目标的企业,将暂停对其实施电力供应。2012年2月21日,重庆市亦发布文件,要求市内九家企业共计1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务必在年底前完成脱硝装置的建设。此外,宁夏自治区在2012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全面启动水泥企业低氮燃烧工程的计划。

    湖南省政府对企业脱硝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到2013年为止,全省所有2000吨/天以上生产线均需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脱硝率至少达到30%以上;4000吨/天以上生产线必须配备SNCR设施,脱硝率至少达到60%以上;已完成脱硝的企业如擅自停运脱硝设施、逾期未完成建设的企业将一律停产整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