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困境与市场期待

   2024-06-18 工业品商城18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架构主要由整机组装、关键零部件研发以及系统集成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无疑是最为关键且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研发,但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仍然严重依赖于日本及欧洲等国家。这种状况导致了关键零部件的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架构主要由整机组装、关键零部件研发以及系统集成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无疑是最为关键且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研发,但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仍然严重依赖于日本及欧洲等国家。这种状况导致了关键零部件的售价居高不下,反而使国产设备原本应具备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除此之外,阻碍我国工业机器人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还包括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未能摆脱跟踪模仿的思维定式。例如,在国内企业中,焊接机器人的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然而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地模仿或者直接采用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当面临国外同行降价时,往往会陷入信心崩溃的境地。

    深圳迈科讯总经理张炜坦言,这正是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虽然能够成功制造出整机,但整体价格却无法随之下降;而一旦产品问世,国外竞争对手便立即展开降价攻势。以富士康为例,近几年来就曾多次遭遇此类困境。由于其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较大,主要采取自产自销的策略,并未采购国外厂商的产品。然而,近年来国外机器人公司的整机价格不断下滑,给富士康这类自主研发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王田苗分析指出,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力是工业机器人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和持续稳定的特点。然而,当前市场需求并不算过于旺盛,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市场规模均相对较小。

    “如今,中国制造业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亦不例外。由于下游市场容量尚未得到有效拓展,从而导致上游零部件市场规模同样受限。”深圳众为兴市场部经理刘勇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众为兴一直致力于为众多行业设备制造商提供运动控制器,然而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困扰:机器人厂家对使用国产控制器心存疑虑,加上现阶段机器人应用市场极为有限,众为兴只能选择自行生产控制器,并搭配其他零部件,最终将机器人成品销售给下游的电子制造厂商。

    “回顾2012年,众为兴的总营业收入约为3亿元人民币,其中机器人业务贡献的收入尚不足5000万元。目前机器人行业规模尚属微小,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才选择了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一旦机器人应用市场得以进一步扩大,众为兴仍将坚定不移地专注于运动控制器的研发与生产。”刘勇如是说。

    另一家颇具代表性的公司迈科讯自2008年起正式涉足机器人控制系统领域,直至2011年底方才实现产品出货,而在2012年全年仅售出200套控制系统。“我们的客户通常只会购买一到两套产品,类似这样的散户数量多达一两百家,他们都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进行购买。而一次性购买超过5套的客户数量也仅有十余家而已。”

    至于高端伺服电机的国产化进程,似乎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据工控网工厂自动化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鹤楠透露,部分技术实力雄厚的中国厂家或许有望成功研发出高端伺服电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市场对中国制造存在着深深的疑虑,绝大多数厂家都认为国产高端伺服电机即便生产出来也难以找到销路。“这无疑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市场培育期。”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