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谋划全产业链,机器人产业争夺战已开启

   2024-06-20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近期,备受瞩目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在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盛大召开。在本次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先生在一场重要的主题讨论中向外界公开透露,自2012年年底以来,该部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此之后的近期与相关行业代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会。经过充分的

    近期,备受瞩目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在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盛大召开。在本次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先生在一场重要的主题讨论中向外界公开透露,自2012年年底以来,该部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此之后的近期与相关行业代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会。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后,工信部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已进入最后的审核阶段,目前正广泛征询国家发改委等多个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推出正式文件。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彬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格局已然拉开序幕。他进一步解释道:“当前,包括重庆、成都在内的多个地区,以及广东、上海乃至东北等地,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主要源于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兴起,各地方政府都希望能在这个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近期,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联手多家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了正式的投资协议,共同入驻位于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的新址。在签约仪式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发表讲话称:“我们期望在未来五年内,重庆的机器人产业产值能够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升至1000亿元,从而构建起一条涵盖总装、零部件、软件开发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

    近些年来,黄奇帆市长一直致力于推动重庆机器人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早在2011年8月,在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确立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并确定适合重庆市场的机器人类型。而在开展上述研究工作的同时,重庆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亦开始强调引入机器人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3月,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明确指出,重庆的汽车及电子产业拥有相当雄厚的基础,而这两大产业恰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因此,重庆具备打造千亿级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巨大潜力,再加上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预期的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之巨。

    围绕重庆市提出的加速培育发展重庆机器人产业的战略目标,目前两江新区正规划在水土高新园建设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预计至2015年,该园区将聚集超过30家企业,实现生产4万台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年产值达200亿元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园区预计将聚集超过200家企业,形成年产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以及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强大产能,实现年产值高达500亿元的壮丽愿景。

    7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全国各地纷纷通过展示各自在机器人研发领域的丰硕成果,展开了一场无声却激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暗战”。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上海、天津滨海新区以及青岛等地,在此次盛大的博览会上纷纷亮出了自家机器人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充满雄心壮志的发展蓝图。

    2013年5月,青岛高新区国际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挂牌成立。依托这一创新联盟的优势,青岛市高新区规划了面积达1000亩的机器人产业园,作为全市工业自动化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域。与此同时,重庆、深圳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以期紧跟世界科技潮流,推动本地区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