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升级的重大推动作用 

   2024-07-04 工业品商城17
核心提示:自今年初住建部组织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这一崭新且充满前景的产业概念已成功吸引公众视线并获得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被视为颇具虚拟性的概念,实际上正是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能够真正“接地气”,实实在在落地生根的有效形式及成果体现。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抑或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其核心内涵皆在

   自今年初住建部组织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这一崭新且充满前景的产业概念已成功吸引公众视线并获得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被视为颇具虚拟性的概念,实际上正是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能够真正“接地气”,实实在在落地生根的有效形式及成果体现。

    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抑或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其核心内涵皆在于对信息的深度处理和应用。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将智慧城市的建设纳入到“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中。其中,国务院明确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积极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而且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其中。

    毫无疑问,智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抓手,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智慧应用的日益丰富,智慧领域的不断拓展,这无疑与中国迅猛的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据统计,早在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便已达到了52.57%,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压力增大,使得诸多领域迫切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寻求解决之道。

    除了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顽疾,显著提升市民的居住生活品质之外,智慧城市建设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高达154个,预计投资总额将突破1.1万亿元。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应当依托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载体,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如今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接受人民网采访的众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有前瞻性规划,起点要高,直接迈入3.0时代。3.0时代的显著特征便是物联网技术开始大规模地运用于前端的感知与数据采集环节,3G或WiFi技术则主要负责数据传输,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主要承担后端的数据存储、处理与挖掘任务。

    即将发放的4G牌照无疑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和服务化方向的持续演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正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产生愈发显著的渗透和引领效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智慧城市建设反过来又将为新兴产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推动其由试验阶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阶段。

    然而,如何防止智慧城市建设陷入“技术武装”的误区,避免重蹈过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覆辙?对此,国务院在《意见》中明确要求各试点城市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此外,还应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政策引导,必将有力推动智能交通、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繁荣发展。据权威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超越1万亿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