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力设备电气企业抢滩中国智能电网市场

   2024-07-05 工业品商城16
核心提示:据众多业内专家学者的预见性分析,截止至2020年前,中国的智能电网总投资额预计将会攀升至一个惊人的数字——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这片广阔无垠的市场前景无疑将吸引来自国内外的电力设备以及电气企业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相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里大展身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电气企业都能够在这场智能

      据众多业内专家学者的预见性分析,截止至2020年前,中国的智能电网总投资额预计将会攀升至一个惊人的数字——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这片广阔无垠的市场前景无疑将吸引来自国内外的电力设备以及电气企业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相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里大展身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电气企业都能够在这场智能电网市场的角逐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原因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运用大量的尖端科技,而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外资电气企业手中。然而,由于许多国内大型电气企业具备深厚的背景实力,因此在参与智能电网项目的招标过程中,他们往往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正是这种中外电气企业各自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和共同的发展目标,推动了他们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进军智能电网市场。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电气巨头纷纷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与之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深入涉足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领域——智能电网。这些外国电气企业通常采取投资控股、收购国内企业或者直接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等多种策略,以实现对中国智能电网市场的间接渗透。

    例如,2006年12月17日,世界知名电气企业施耐德电气与中国民营企业德力西签署了一份重要的框架协议,双方决定以1:1的比例共同组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德力西电气”)。根据这份协议,新成立的公司董事会中的席位数将按照“一半对一半”的原则进行分配,董事长职位则由中方人员担任。此外,德力西集团还将旗下所有的营销公司纳入到合资公司德力西电气的统一管理之下,由外资代表朱海先生出任合资公司的总经理职务。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投石问路”,即从1987年起,施耐德电气通过在华设立的首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逐步深入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第二个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时期,施耐德电气开始大规模地在各个区域、以各种形式与众多合作伙伴开展合资经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目前正在经历的阶段,无论是新一轮的大规模并购行动,还是独立投资行为,施耐德电气都已表现出了极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如今,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共设有77个办事机构、26家生产基地、6个物流中心、1个培训学院、3个全球研发中心、1个实验中心以及500家分销商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员工总数接近22000人。在中国市场上,施耐德电气始终致力于扩大自身在产品方面的领先优势,通过强化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地区覆盖以及提升解决方案业务等手段,同时全力推进其自动化系统及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2013年5月16日,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供应商ABB在中国举办了以“挑战·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13年ABB低压产品中国行”系列路演活动。此次活动计划覆盖全国范围内的近百个三四线城市,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市场推广活动,为广大客户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和体验ABB低压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绝佳平台,从而将ABB低压更多的创新技术和领先理念引入到这些城市之中。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