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建筑物能够智能化,我们必须将更为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以及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EM)有机地融合起来。尽管这种实践方式早已存在良久,然而至今为止仍然只能达到半自动控制的水平。
根据Memoori近期的研究报告揭示,虽然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未来二十年内,该项技术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预计将高达三百亿美元。到了2017年,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到惊人的17亿美元。
在智能建筑系统的研发过程中,投入资金最为庞大的当属智能建筑的所有者及运营商们,而从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则是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制造商,紧随其后的便是节能服务提供商。这些公司涵盖了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施耐德、西门子以及ABB等知名品牌,后四家公司更是在智能电网产品与服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现有客户群体中,绝大部分均为已经使用过他们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或者接受过他们的节能服务,甚至两者皆有的客户,这无疑为这些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后续业务机遇。
对于致力于企业能源管理系统销售的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那么在制定自身的商业模式时便不得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他们需要积极寻求与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节能服务公司或其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公司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他们需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先级市场。本文内容由中国智能电工网编译,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尽管这个市场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点,拥有成千上万的智能建筑,要想准确把握影响采购决策的各种因素并非易事。然而,对于那些在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领域具有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来说,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客户都拥有数量众多的智能建筑物业。因此,他们将直接接触到影响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采购决策的核心源头。
将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智能电网进行无缝对接,从而实现需求响应、能效提升以及分布式能源利用的全流程,目前仍然属于较为狭窄的细分市场。然而,其潜在的发展空间却是不容忽视的:相较于全面建设智能电网所需的巨额投资,安装此类系统的成本可能仅占其中的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