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高投入、低成本、前景广阔

   2024-07-11 工业品商城34
核心提示: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研发项目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广州数控在尝试工业化和批量生产自有品牌的工业机器人方面更是锐意进取,该项实践始于二〇一一年。就在去年,广州数控成功制造并销售出约两百套工业机器人,而负责相关事务的领导层,例如陈其忠先生等人,亦开始频繁参与各类机器人展览盛事,大举宣扬自家品牌的独

     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研发项目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广州数控在尝试工业化和批量生产自有品牌的工业机器人方面更是锐意进取,该项实践始于二〇一一年。就在去年,广州数控成功制造并销售出约两百套工业机器人,而负责相关事务的领导层,例如陈其忠先生等人,亦开始频繁参与各类机器人展览盛事,大举宣扬自家品牌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繁多的展览活动之中,海外机器人品牌琳琅满目,其中更有被业界誉为“四大家族”的库卡、ABB、发那科以及安川,它们均为历经数十载风雨洗礼的行业翘楚。这些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大多伴随着外资工厂的脚步踏入中国市场,并已在繁华的上海设立了总部。

     然而,相较于这些海外巨头,诸如广州数控这类新兴的民族品牌,则根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口号,如“无工伤,不抱怨”及“勤劳的中国机器人”等等。广州数控开拓市场的策略主要是从曾经与其有过合作关系的数控销售市场中的客户着手,鼓励他们在机床上下料工位采用广州数控的机器人。

     陈其忠先生表示,倘若全国范围内的机床上下料工位皆能由机器人取代人工操作,那么潜在的安装数量将接近百万台,且投资机器人产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与华为、中兴所从事的产品相比,工业机器人的利润率略显逊色;但与机床的数控系统相比,工业机器人的毛利率则更为可观。”

     然而,现行的产业政策对于形成国产机器人的成本优势并不有利。减速机等关键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制造成本的60%-70%,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并且需缴纳约8%的进口关税,然而工业机器人整机进口却享受着零关税待遇。

    高昂的投入已然成为当前国产机器人制造业的入门门槛。“五千万元是一道坎,一亿元同样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若无此等资金投入,自行研发机器人无异于痴人说梦。”东莞启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向记者坦言,他自二〇〇五年起便开始尝试制造机器人,直至去年才选择退出,“因为这并非民营企业所能轻易涉足的领域。”

     身为行业前辈,陈其忠先生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建立一座制造机器人的工厂至少需要两亿元的资金,其中研发环节所需的投入最为庞大,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业内,普遍认为的机器人产量分水岭,以标准的六关节机器人为例,目前的年产销量应超过一千台,否则盈利便无从谈起。

     市场端的蓬勃发展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星星之火”形成了鲜明对比。仅富士康一家企业,便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引进百万台机器人。然而,像广州数控这类年产量真正达到三位数的民族企业,在国内仍然屈指可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