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策略

   2024-07-12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每当新生技术的诞生,都赋予了大国崛起的崭新契机。那些地处相对偏远之处的国家,比如英国,凭借着机械革命实现了国家的振兴繁荣,再如德国,通过化工和电力革命找寻到了自己的崛起道路;还有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他们抓住了电子、钢铁以及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而机器人技术的竞争,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每当新生技术的诞生,都赋予了大国崛起的崭新契机。那些地处相对偏远之处的国家,比如英国,凭借着机械革命实现了国家的振兴繁荣,再如德国,通过化工和电力革命找寻到了自己的崛起道路;还有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他们抓住了电子、钢铁以及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而机器人技术的竞争,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奋力向前,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反之,如果我们错过了这次机遇,那么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赶。高峻先生对此深表认同并指出,“因此,我们应该加快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步伐,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必经之路。尤其是在我国机器人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建立以企业与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相结合的研发、生产一体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加速机器人技术研发的进程,更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技术骨干人才。这一点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ABB机器人公司的充分认识。

    李刚先生坦诚地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内,ABB除了加大力度培养本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人才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与本土企业、科研院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在201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即将正式对外公布。他进一步表示,这份指导意见将全面统筹规划围绕工业制造领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强调产业布局,引导机器人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这份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有力地发挥政府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专家,左世全先生对于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力量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尺。要想提升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程度,除了国内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科研机构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以外,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外资品牌机器人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某些特定行业中,购买外资机器人几乎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固定思维模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购买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激励政策。

    左世全先生指出,当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政府应当适时推出首台套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对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的用户,按照其购买价格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例如20%);第二,规定政府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必须优先考虑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同样给予价格补贴;第三,引导企业建立国产首台套产品的投保机制,政府可在此过程中给予保费补贴。其中,建立国产首台套产品的投保机制应当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落实。

    此外,为了推动机器人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广泛应用,他还建议成立专门的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以便于资金实力较为薄弱的小型企业也能享受到工业机器人带来的便利;针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应当制定强制性规定要求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作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