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突破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2024-07-15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近日,汇聚全球二百余位专家学者的第二届IET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国际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举办。此项盛事由著名的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及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会议聚焦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其与电力系统融合等议题,引发广泛关注。与会专家们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近日,汇聚全球二百余位专家学者的第二届IET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国际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举办。此项盛事由著名的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及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会议聚焦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其与电力系统融合等议题,引发广泛关注。与会专家们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所在。

    华北电力大学刘石教授在会议上发表观点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接下来的技术研发重点在于寻找一种既能够实现电场级储能,又具备成本可控性的技术方案。过去我们曾以为只有抽水蓄能才能满足这一需求,但如今我们发现压缩空气亦可实现类似的电场级储能效果。然而,当前能否解决这两种技术的经济可行性仍需我们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此外,超级电容作为新兴储能技术,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针对储能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如何与电网并网的难题,会议期间成为了最为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为此,IET计划未来将举办更多相关技术研讨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平台,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IET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杂志主编David In鄄field进一步指出,光伏产业在欧美许多国家曾经得到大量补贴支持,然而由于近期欧洲经济困境,许多国家被迫削减甚至取消了这些补贴。而中国的众多企业未能预见到这一变化,导致先前建设了过多的产能,从而引发了现今的产能过剩问题。

    他强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便是如何提升该技术的效率,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例如,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采用硅片技术,虽然效率较高,但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近年来兴起的太阳能薄膜技术则被视为更具环保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要想使这一技术真正得以普及应用,预计尚需15至20年的时间,因为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远超预期。据悉,本次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下一次盛会将于2015年在欧洲举办。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