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企业领导者曾与记者深入交谈,谈论到如何通过衡量几个关键要素来评估一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技术水平。这其中包括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雄厚的重大装备技术实力;是否在高端装备的占有率上有所斩获,以及在主流技术装备品种的质量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毫无疑问,依据这个严格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机床行业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端机床市场这一领域,至今鲜少出现令人鼓舞的新闻。如此看来,我们的“工业之母”——数控机床存在较大劣势,这也导致我们在生产诸多高端产品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独立自主。即使是高效的汽车引擎、先进的飞机发动机涡轮盘、飞机机身、核电站的关键部件、高速列车头部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机床产生了依赖。
举例来说,加工发动机叶片的过程必须做到极度精准,以保证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叶片的形状复杂多变,需要使用高速、超精密且功率强大的五轴联动机床进行加工。同样,核电、燃气轮机的叶片也需要类似的设备。
此外,电子工业等领域所需要的高精度透镜,以及导弹导引头的加工,也都离不开超精密的五轴联动机床;飞机腹板和机翼则需要超高转速的机床;大型飞机和核电站构件则需要大型压力机;航空航天所需的复合材料制造更是需要铺丝机等设备。然而,在所有这些中国制造业相对薄弱的领域,机床加工能力的不足无疑成为了最大的瓶颈。
面对这些挑战,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显然显得“底气不足”。然而,我在此需强调的是,我并非指的是单台高端机床的短缺,而是缺乏一大批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极具竞争力的高端机床产品。当然,如今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注释,那就是济南二机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今年7月11日,济南二机床宣布继2011年成功获得福特汽车位于美国堪萨斯州和底特律市的两家工厂,共计5条大型冲压生产线的订单后,公司再度荣膺福特汽车美国肯塔基工厂大型冲压线项目。
对于机床行业的从业者而言,他们深知汽车市场对于金属切削机床的重要性。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国产金属切削机床的近一半供应给了汽车行业。然而,遗憾的是,国产机床产业在发动机生产线等关键领域的涉足甚少。在中国的整车厂中,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所需的装备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
解析济南第二机床厂的成功之道,我们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其在国际市场为我国本土机床产业赢得了荣誉,这其中与该公司在国内汽车制造业领域内的成功配套体系密不可分。要知道,济南第二机床厂在国内汽车数控冲压设备市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其实力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工业中有许多领军型企业皆具有外资参股的背景,这无疑为济南第二机床厂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海外汽车巨头们能够安心地选择采购其产品。
据记者观察,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机床行业出台了诸多激励政策,旨在支持国内机床制造商在高端市场上取得突破。例如,根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规划,预计至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以及发电设备制造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中,约80%将实现国内自给。
然而,这些重任的主要承担者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毫无疑问,正是各个细分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也是重大专项政策的最大受益群体。
当然,从近几年来的重大转型成果展示来看,我们的确见证了一批优秀成果的诞生,它们的单项技术指标亦堪称卓越。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在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尚显不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即是产量尚未达到预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