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13年上半年的低压电器产品出口总额并未如预期般呈现大幅增长,其数值仅达到了56.64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仅微幅增长了3.15个百分点;至于产品的进口部分,数字高达66.8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现阶段国内市场对于高端低压电器产品的需求,依然严重依赖于进口渠道。尽管国产的中、低端低压电器产品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在高端市场领域,其市场份额普遍偏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关的数据同样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国出口的低压电器产品的平均售价在过去半年内实现了6.28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出口数量则出现了2.87个百分点的下滑。这无疑表明,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品质优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正逐步提升。
在进口方面,我国的低压电器产品主要来源于亚洲市场,其占比约为80%,而欧洲市场的占比则为14.94%;在出口方面,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市场的出口占比分别为64.24%、14.56%和13.34%,同比分别增长了2.09%、6.44%和2.7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13年上半年对韩国和新加坡的低压电器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同比分别上升了25.62%和11.36%。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2013年上半年对非洲的低压电器产品出口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15.39%,这充分证明了我国低压电器企业在拓展新兴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据了解,在2013年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进口的主要产品类别为其他连接用的电器装置,其进口金额高达3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8%;此外,光导纤维用连接器的进口价格为300.82美元,而我国出口同类产品的价格却仅有47.85美元,这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出口产品仍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尚待进一步提升。
“从宏观经济环境到整个行业的现状来看,都对低压电器行业构成了积极的推动力,预计未来五至十年内,低压电器行业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未来年度的复合增长率将稳定在10%~15%之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服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
除此之处,由于资金短缺而导致的财务压力攀升,加之各劳务费用日益上涨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走高趋势无法消弭,无疑预示着低压电器利润持续下滑之势。现阶段众多企业已陷入微利甚至亏损困境,这种现象已然对公司加大科研创新、新品开发与技术改造力度产生严重阻碍。
尽管面临如此多的挑战与困难,但是低压电器行当仍展现出不少显著优势。以智能化电网建设为例,它为我国低压电器业开拓了全新的机遇,使得中高档低压电器市场占有率有望随之逐步扩大。此外,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竭力减少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新型节能、节约材料且高性能的低压电器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者,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低压电器行业拓展业务范畴创造了绝佳机会,产品范围将向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领域全面覆盖。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经营策略上具有较强灵活性,销售网络亦相当发达,但在企业规模、产品品质等方面却参差不齐,企业自主设计研发实力尚待提升。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引导企业和产业集群进行产业价值链的深度延展,支持低压电器企业朝“专、精、特”方向迈进,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