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经过全方位的努力与推动,我国重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而重要的突破,其市场应用的步伐也显著提速。
特别是在节能环保这一热点领域,包括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以及纯低温余热发电在内的一系列高效节能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此外,诸如首批国产高效智能压铸装备的成功研制,无疑极大提升了我国铸造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压铸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首台套大型废金属智能化破碎分选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不仅填补了我国该类设备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废钢、废机电以及报废汽车智能化破碎分选技术步入了新的阶段;深圳市则成功推出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的行业应用,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通过4G技术进行无线高清直播的能力。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已成为国际标准的4G移动通信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已有15个城市启动大规模试验且进展顺利;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预计年底前将陆续对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开放;深圳市还率先推出了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的行业应用,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可以通过4G技术实现无线高清直播。
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压铸装备已经成功问世,这无疑大幅度提升了我国铸造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压铸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首台套大型废金属智能化破碎分选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不仅填补了我国该类设备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废钢、废机电以及报废汽车智能化破碎分选技术步入了新的阶段;深圳市则成功推出了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的行业应用,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可以通过4G技术实现无线高清直播。
然而,近年来,由于各地盲目跟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布局过于雷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模式,使得光伏、LED、风电装备、碳纤维、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投资行为日益不理性,并逐渐演变为投资的全面过热,最终导致产能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持续性的全行业亏损。尽管进入第三季度后,这种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除此之外,部分领域的产业生态环境尚待进一步完善。尽管三季度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产业生态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政府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需要尽快转变。当前,许多地方在发展新兴产业时,依然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拉投资,热衷于利用土地、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来吸引投资,甚至过度干预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
展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向好,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步伐将继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各项专项工程和试点示范等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将逐渐明朗。
国家层面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已经初显成效,各省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也越来越明确。随着人们对新兴产业成长规律的深入理解,各地对待新兴产业发展的态度正逐渐回归理性,发展重点也将更加聚焦。
重点领域的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和长三角为核心,以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为两翼的分布格局;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环渤海区域聚集了我国约30%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60%的光伏企业,西北地区则集聚了我国超过90%的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