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开始意识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它已逐渐成为了信息化与城镇化的理想交汇处。然而,在实际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诸如重视项目规划但弱化需求把握,看重焦点技术但忽视制度保障,强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却忽略自主研发,过分追求挖掘潜力而忽略整合资源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著名学者赖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和谐发展。首先,他主张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优先,利用智慧技术积极回应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以此来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城市治理水平。其次,他呼吁政府转变政绩观念,明确自身职责,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再次,他认为应该整合各类研发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智慧项目的实施与建设,加速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最后,他强调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建议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已有的信息化成果,避免重复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总体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平台建设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的核心环节,需要特别关注其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竞争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等。因此,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赖明还强调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标准常常存在冲突,这给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城市化信息化总体架构下,建立起统一的数字城市标准体系,对于实现跨系统技术集成与信息共享,提升我国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领域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