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发展仍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2024-07-25 工业品商城36
核心提示: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展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以2010年度为例,中国的机器人销售数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4980台,而到了2011年度,这个数字进一步攀升至22577台,增幅高达50.7%。随后的2012年度,更是突破性地达到了26902台,比前一年增长了19.2%。据分析人士预测,到了2014年,中国有望超越日本,跻身全球工业

    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展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以2010年度为例,中国的机器人销售数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4980台,而到了2011年度,这个数字进一步攀升至22577台,增幅高达50.7%。随后的2012年度,更是突破性地达到了26902台,比前一年增长了19.2%。据分析人士预测,到了2014年,中国有望超越日本,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行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如此显著的市场增长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地位仍然相对较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每万名工人中,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可达到400台,欧盟则为250台,而中国仅为20台。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指出,这主要源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尚不完善。他解释道,发达国家通常将机器人用于生产芯片、医疗器械等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高端产品,而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此外,虽然我国的房地产、电信、银行等传统行业资金充裕,但并未产生对机器人的强烈需求;而其他行业由于资金限制,难以实现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这位研究人员强调,若要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实质性发展,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针对当前工业机器人面临的两大难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喻俊志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首先,工业机器人的价格较为昂贵,且维护成本较高,许多企业无力承受;其次,随着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相关从业者的专业化素质亦需得到提升。

    喻俊志进一步解释称,机器人产业是否能够迎来井喷式的增长,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诸多发展规划,但尚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予以支撑,支持力度甚至不及20年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激烈市场争夺战。自2012年年底以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约70%。

    对于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尽管我国每万名工人仅配备了20台机器人,但这一数字既反映了我国机器人应用的现状,同时也预示着该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无疑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在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场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王志良坦言,功能强大的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的售价往往高达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洪炳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服务机器人的价格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降至2000~5000元区间。

    价格因素直接影响市场规模,而技术水平则决定了产品的定价。就工业机器人而言,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们的元器件质量还有待提高,大部分依赖于从日本进口。”乔红透露,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普遍高于本国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机器人在我国的推广普及。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