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2024-07-25 工业品商城13
核心提示:童腾飞先生明确指出,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浪潮。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400个城市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当中,中国更是有高达220个城市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规划。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北欧地区以低碳绿色为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正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在各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北京、

    童腾飞先生明确指出,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浪潮。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400个城市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当中,中国更是有高达220个城市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规划。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北欧地区以低碳绿色为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正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在各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纷纷响应,开始实施智慧城市规划。

    从智慧城市的分类来看,北京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正逐步将产业纳入到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中,由过去几年以应用为主导的智慧城市形态,逐渐转向综合性应用的方向。他们期望能够构建出一种应用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型智慧城市格局。

    然而,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童腾飞先生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一些地方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未能真正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其次,有些地方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过于肤浅,将各种看似相关但实际上并无关联的事物都纳入到了智慧城市的范畴之内;最后,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只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关键因素。这些问题,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分散等,其根源在于政策的统一协调与部署力度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市场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此外,在资金投入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尚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

    根据全球各领域的排名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为滞后:目前我国的宽带普及率仅排在世界第98位,物联网传输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亦相对滞后。

    针对上述问题,童腾飞先生强调:“我们必须要重视长效运营机制的建立,加大底层建设的力度。”他建议,智慧北京应提出4+4框架体系,即整合城市、市民、政府、市场四个层面的力量,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同时,应以服务为导向,建立起倒逼机制;第三,要注重战略性新兴技术的试点工作和产业发展;第四,深入整合市场资源,提出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以及祥云计划等具体措施。第五,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为核心,推动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最后,搭建推荐展示平台,通过政企联合,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广宣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