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业翘楚华坚集团堪称此领域的典范。据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所述,其规划中的东莞鞋业生产流程将逐步转移至内陆乃至世界各地,而订购业务、研发设计及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仍将保留在东莞。当前阶段,华坚集团已成功建立起东莞华宝、大龙、江西赣州以及埃塞俄比亚四大稳固的生产基地。
凭借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华坚集团得以实现对远隔千山万水的异地协同设计、制造以及企业管理,同时还能够实现同步加工生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售前的客户咨询,到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直至最终货款回收,总部管理层均可通过手机、iPad等设备全程监控每一批次订单的生产情况,从而有效避免了延迟交货等问题的再次发生。”华坚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宝鞋业信息化主管刘诗源如是表示。
东莞市金蝶管理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炜指出,目前东莞地区的大多数大型和中型企业已经实现了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以财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正逐步向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转型。然而,他也遗憾地发现,东莞地区的众多中小型企业仍然面临着信息化不足的困境,如落后的生产计划控制模式、极低的企业应变能力、不准确的成本计算方法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台湾商人向胡炜倾诉过自己的困扰,每当公司参加国内外展览活动时,他必须安排至少六名财务人员在办公室随时待命。当有客户询问价格或洽谈意向订单时,这六名财务人员便会立即接听电话开始忙碌工作:他们需要迅速计算出报价范围、判断这批订单是否可以接受等。
“智慧制造”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工厂车间内部,在车间外部,借助于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智慧制造手段正逐渐成为企业新型运营方式的坚实后盾。例如,在服装行业,搜于特、都市丽人和其他知名品牌因专注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而广受瞩目。自2012年以来,尽管服装行业面临库存积压、实体店铺关闭潮等严峻挑战,但都市丽人却凭借“万店计划”实现了快速扩张。
都市丽人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沙爽表示,库存积压严重的现象揭示了以渠道为主导的经营模式日益衰落,“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企业难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往往只能依据计划来组织生产,然而产品最终销售给谁却不得而知。如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出去,就会转化为通路库存,进而引发恶性循环,导致下一季度的通路被完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