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正逐渐在中央及各地相继兴起。时至今日,已有众多城市响应并启动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受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自2013年10月起,青岛便与神州数码签署了共同实施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11月,银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文中亦称为“银江科技”)更是与章丘市人民政府携手,就打造“智慧章丘”这一项目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
在这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涉及信息化系统平台搭建以及智能联网等相关行业的板块景气度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引发了A股市场对于智慧城市概念的热烈关注。据安信国际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市场的总体规模将有望达到惊人的2万亿元人民币。
此外,证券分析师们也纷纷表示,围绕数据展开投资的新时代已然到来,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我们所知,智慧城市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依托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环境的新型城市形态。它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等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创新成果涌现的生态环境。
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2012年,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引导和鼓励。随后,在2013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同年8月,又再次公布了103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至此,全国范围内的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高达193个。
根据《智慧城市上海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在各个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中,共有16个城市将民生、城市管理等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占据了总比例的72.7%。其余城市则主要侧重于智慧产业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预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试点的投资总额将有望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而据咨询机构安信国际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再加上后续的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整个市场的总体规模将有望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
证券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围绕数据展开投资的新时代已然到来,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高端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企业以及管理类企业将持续从中获益,其中那些具有优质投资标的的企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有研究机构预计,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催生出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同时也可能引发相关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使得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并带动形成万亿级别的产业规模,进而成为国内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例如,在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在医疗和金融领域,东华软件表现出色;在数字城管领域,数字政通独树一帜;在医药医疗和社保领域,万达信息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医药卫生信息化整体方案解决能力,引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在试点城市中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