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产业发展

   2024-07-30 工业品商城35
核心提示:在2013年的11月份下旬,位于华南区域的极具影响力的国有资本——中国南车,携手中国工程院,共同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了首届关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技术创新的高峰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三基”领域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此次论坛的焦点集中在高速列车轮轴的研制、列车制动技术的提升、列车发动机

    在2013年的11月份下旬,位于华南区域的极具影响力的国有资本——中国南车,携手中国工程院,共同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了首届关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技术创新的高峰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三基”领域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此次论坛的焦点集中在高速列车轮轴的研制、列车制动技术的提升、列车发动机的研发以及齿轮传动装置等关键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

    中国南车的副总裁,同时也是中国南车中央研究院的院长王军先生明确表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工业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相关企业通过对自主研发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以及基础工艺的成功配套与应用,为整车制造提供了主要的产品技术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化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主机产品还是集成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造业中的“三基”产业的发展并未能完全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其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王军先生坦诚地指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三基’产业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产品的性能质量、可靠性与国外知名品牌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无疑限制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工程院的副院长干勇先生同样强调:“基础件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工业升级的突出瓶颈。”

    在此次会议上,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前任副院长,同时也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屈贤明先生提出,作为主机和成套设备基础的“三基”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最大短板。

    众所周知,“三基”(即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的简称)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来说,“三基”产业更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基础零部件是构成轨道交通装备的不可分割或者具有关键功能的基本单元,包括车体、轮对、列车牵引与控制系统、齿轮传动与基础制动装置等;基础工艺则是指轨道交通装备生产过程中用量大且广泛、通用性较强的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试验检测工艺等;基础材料则是指轨道交通装备工业制造中所需要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轻合金等。

    那么,为什么高铁中的这些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却难以实现自给自足呢?据了解,国产“三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足是导致用户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三基”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产装备可靠性的高低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