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瓶颈

   2024-07-30 工业品商城30
核心提示:谢桦博士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物联网的理念已开始逐渐渗透进医疗卫生行业,尤其在医院内部,无论是医疗废料处理方式的改进、特殊病人的照护方式或是移动护理服务的开展等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然而,整体来看,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仍

    谢桦博士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物联网的理念已开始逐渐渗透进医疗卫生行业,尤其在医院内部,无论是医疗废料处理方式的改进、特殊病人的照护方式或是移动护理服务的开展等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然而,整体来看,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进展相对缓慢,实际应用的案例并不多见,可以说,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正遭遇着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自物联网诞生以来,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尽管我们已经列举出了一些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但如果我们依然沿用传统的物联网观念去设计和推广物联网在卫生领域的应用,那么将会遇到极大的限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为了深入了解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上海市主要三级医院及部分区县卫生局信息主管的调研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受访者对于物联网技术均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在卫生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采用包括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等传感器设备的应用;另一种则是借助PDA、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应用。从受访者的反馈来看,他们普遍对第一类应用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类应用在卫生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都相对有限。相反,受访者更关注的是第二类移动医疗应用,目前已有大约35%的三级医院和20%的二级以下医院已经开始实施移动医疗应用。

    基于此次调查以及我们自身在近年来的相关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应当重新审视和定义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范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品互联之外,还应涵盖通过搭载在电脑、PDA、智能设备上的软件和网络系统实现的患者与数据中心、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连接,从而构建起一套通过移动终端收集患者信息,汇总至管理平台,再由医生、患者本人以及知识库系统共同参与干预和管理的全新移动医疗模式。

    展望未来,物联网医疗的发展前景依然备受瞩目。据2012年普华永道发布的移动医疗报告显示,高达80%的中国受访者对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内的移动医疗前景持乐观态度。相较于传统的医疗模式,新兴的医疗模式在临床效果和经济效益上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急诊和住院门诊率可降低15%-30%,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利用率可降低20%-40%,同时还能减少一半的重复入院人次。该报告同样反映出医生们对移动医疗抱有较高的期望,目前已有24.4%的医生表示正在运用移动医疗技术收集患者信息,而有33.3%的医生表示愿意采纳移动医疗技术收集患者信息。

    根据我们对上海各大医院的调查结果,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有超过80%的三级医院和二级以下医院陆续开展移动医疗应用。超过90%的区县卫生局受访者则表示,物联网在社区健康管理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