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线路搁置, 制造新名片能否诞生?

   2024-07-30 工业品商城21
核心提示:从中国国家电网的权威渠道传出消息,众多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由于涉及国家战略布局、规划方案制定以及审批流程的繁琐,已陷入停滞状态。据记者获取的最新资讯,甚至连备受瞩目的“淮南-南京-上海”和“武汉-雅安”两条线路,在经过严格评审后,仍无法顺利进入行政核准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高压电网”是指电压等

    从中国国家电网的权威渠道传出消息,众多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由于涉及国家战略布局、规划方案制定以及审批流程的繁琐,已陷入停滞状态。据记者获取的最新资讯,甚至连备受瞩目的“淮南-南京-上海”和“武汉-雅安”两条线路,在经过严格评审后,仍无法顺利进入行政核准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高压电网”是指电压等级达到1000千伏的交流电网或者±800千伏的直流电网。我国不仅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掌握特高压技术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国家,而且已经成功建成了“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达到了惊人的1380亿千瓦时。2013年1月18日,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更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回顾历史,高铁技术的大规模建设最初以“客运专线”的名义展开,从而巧妙地避开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然而,随着武广高铁等线路的开通,以及大规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高铁技术的是非问题终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高铁技术依然逐步成长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崭新名片。

    那么,技术成熟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高压,是否有可能成为另一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尽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但是至今为止,国家电网的“十二五”规划仍未得到有效推进。

    例如,华东环网交流特高压项目北半环项目正在等待评估,排队等待的项目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雅安-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将四川丰富的清洁能源水电资源外送至湖北等省份的大型电力输送工程。“这个工程的评估工作由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负责,评估期限为45天,然而截至目前,评估程序尚未启动”,国家电网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吕健表示。此外,“从锡盟到南京输电项目,我们已经获得了相应许可证,按照规定上报核准时,却一直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中国电力科学院总工程师印永华补充道。

    参与华东环网项目评估的印永华向记者透露:“自去年以来,原本应在30天内完成的评估工作,中咨公司却拖延了三个月才启动,至今仍未给出评估结果,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担忧。”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曾委托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组织六家设计单位共同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取得了所有必要的支持性文件,随后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核准申请。

    在中咨公司评估专家组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后,于今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工程评估会议。在出席会议的19位专家中,有14位专家明确表达了对该工程建设的支持态度,仅有5位专家持有异议。评估结论显示,绝大多数专家都倾向于支持该工程的建设。然而,在11月28日的中咨公司内部审议过程中,由于部分专家坚持反对意见,导致已经形成明确结论的评估报告被迫搁置。截至目前,这份评估报告仍未能上报国家发改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投票表决中赞成者占据绝对优势(14票对5票)的情况下,中咨公司的评估报告仍然无法及时上报国家发改委呢?相关知情人士分析指出,特高压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争论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场争论自特高压建设伊始便从未间断,至今仍在持续发酵。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