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起,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生产汽车所需的高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市场上所供应的家用车型种类相对较少,且售价居高不下。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的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即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装备部门的领军企业,毅然决定在最为昂贵且关键的冲压设备领域寻求突破。经过不懈努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装备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董事长张志刚先生介绍:“尽管我们曾经引入过美国的先进技术,但我们始终坚持认为,这是我们济二自己的技术,它代表了我们对于自身技术实力的坚定信念,我们并不需要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而是将其优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济二技术。”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这家位于中国的企业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均占到企业总收入的6%以上,远超全国平均值1.9%。持续不断的创新设计和制造,彻底颠覆了全球汽车冲压设备市场的原有格局。如今,国内已有高达85%的汽车制造商采用了由中国制造的冲压生产线,极大地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使得轿车得以更早地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屈贤明先生表示:“如今,我们许多行业以及诸多产品、技术已经与国外(高端)非常接近,(国外企业)将技术出售给中国,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还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成本大幅下降。”
在全球日产量最高的小型断路器生产线上,近80位员工需在一天内完成三万件产品的制作任务,其中,效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每四位技能水平相当的工人被划分为一个小组,以确保能够顺利实现流水线作业。一个小型断路器共包含28个元器件,每位员工负责安装其中的七个,这便是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所探索出的最为高效的人员配置方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制造的特点在此得到充分体现。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将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然崛起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曾几何时,当提及中国制造时,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断路器、衬衫、皮鞋等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品,然而实际上,中国制造早已开始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以每年25%的惊人速度持续增长,成功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自2009年起,中国装备制造总产值已超越美国,荣登全球制造业霸主之位,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装备制造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中国机械制造所需的核心零部件依然主要依赖于从海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先生指出:“根据前两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出口(数控)机床(价值)约为12亿元人民币,而进口(数控)机床则高达70亿元人民币,两者比例大致为1:6,这意味着在高端、复杂机床领域,我们仍然需要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