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3年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呈现出一片“喜忧参半”之景。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着主导地位,产品结构及投资结构亦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高端产业更是以惊人速度蓬勃发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始终处于低谷,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市场秩序尚待进一步规范,而在高端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能力方面,我们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回顾今年的行业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生产与投资稳步增长,结构调整也在逐步推进。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了13.2%,虽然较去年同期略微放缓0.8个百分点,但整体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此外,10种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达到3691.1万吨,同比增长10.5%,其中精炼铜和原铝的产量分别增长了14.3%和9.6%,这无疑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结构已开始进行相应调整,冶炼投资热度有所降温。今年前11个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剔除独立黄金企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6119.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20.9%。其中,冶炼项目的投资额出现小幅下滑,降至0.1%,而矿山和压延加工业的投资额则分别增长了15.9%和42.6%,这表明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
然而,有色金属价格却呈现出持续震荡回落的态势。今年前11个月,国内市场上铜现货平均价为每吨53557元,同比下降了6.6%;铝现货平均价为每吨14584元,同比下降了7.2%。进出口总额基本持平。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90.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0.1%。其中,进口额同比下降了4.1%,出口额同比增长了9.2%。
尽管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实现了正增长,但企业经营困难的格局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主营活动利润总额仍呈现下降趋势,亏损企业户数同比有所增加,环比则有所减少。今年前10个月,852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剔除独立黄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64.5亿元,同比增长了13.5%。其中,主营活动利润为1275亿元,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幅度仅为4.3%。同时,截至10月底,在这8524家企业中,亏损企业数量为172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7家,但较9月底减少了68家,亏损面为20.2%,亏损额为303.4亿元,同比仅增长了0.1%。亏损企业户数的增加主要源于成本的刚性上涨以及有色金属价格的低迷。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全球需求疲软。
目前来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状况继续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但这种稳定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预计全年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将增长约10%,有色金属工业完成的投资额将增长约20%;国内市场上铜、铝、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的价格跌幅将在6%至8%之间;实现利润总额为正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特别是主营活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