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川电机南九州新工厂:清洁车间背后的机器人市场新趋势

   2024-07-31 工业品商城19
核心提示:从一扇朝向中庭的窗口眺望,一个宛如张开双臂的机器人矗立眼前。银光熠熠的,那是正在与半导体制造设备协同作业的晶圆搬运机器人;而那双犹如人手般展开的机械臂,则是负责搬运液晶面板的机器人。此处正是安川电机于今年11月底在日本北九州市正式启用的全新工厂。这家工厂的车间内,空气洁净度达到了“ISO6~7级”的高标准,

    从一扇朝向中庭的窗口眺望,一个宛如张开双臂的机器人矗立眼前。银光熠熠的,那是正在与半导体制造设备协同作业的晶圆搬运机器人;而那双犹如人手般展开的机械臂,则是负责搬运液晶面板的机器人。此处正是安川电机于今年11月底在日本北九州市正式启用的全新工厂。

    这家工厂的车间内,空气洁净度达到了“ISO6~7级”的高标准,这一水平堪比相机制造厂以及部分食品加工厂。由于将原先分散在七个区域的车间整合至同一地点,因此安川电机对整个厂房进行了全面翻修。通过简化繁琐的搬运流程,工时数量得以降低约三分之一。

    关于安川电机此次新建工厂的投资规模,虽然该公司并未对外公开具体数字,但从拆除旧有设施并重新规划建设的情况来看,这笔资金无疑是一笔巨款。受到地震灾害后的重建工程以及东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双重推动,建筑工人及技术人员纷纷涌向东日本地区,从而进一步拉高了北九州的建造成本。

    对于“简化搬运流程”的理念,我深感认同,但内心深处却不禁萌生出一个疑问。仅仅引入半导体机器人和液晶机器人是否真的值得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工厂呢?

    让我们回溯到几年之前,那时的液晶行业正处于追求生产效率提升的热潮之中,各家厂商都在争先恐后地研发更大尺寸的玻璃基板。

    自2000年代初期的“第6代”(约2.5平方米)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第7代、第7.5代、第8代相继问世,面板尺寸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惊人的8平方米——这便是第10代液晶的诞生。以制造第10代液晶面板闻名遐迩的夏普堺工厂(彼时,现已更名为堺显示器产品公司)堪称大型化生产的典范。

    伴随着基板大型化趋势的不断推进,能够安全运送厚度不足1毫米的玻璃基板的机器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安川电机正是在此领域引领潮流的佼佼者。

    然而,众所周知,夏普与堺工厂的命运并不美好。液晶电视的大型化之路已然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能够高效生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液晶的“第6代和第8代用机器人才是当下的热门商品”(安川电机语)。然而,这类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已经接近饱和。

    半导体行业亦然。2013年9月,全球知名的大型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商东电电子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于2014年下半年完成合并。面对制造设备企业为求生存而展开的国际重组浪潮,半导体机器人作为制造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前景自然不容乐观。市场扩张的势头远不及往昔。

    当我向安川电机的执行董事南善胜询问其中缘由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为未来的投资”。显然,安川电机深谙液晶和半导体用机器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该公司之所以斥资打造配备清洁车间的现代化工厂,并非仅仅为了这些象征着日本机电产业辉煌成就的机器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