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盛而问题生,中国风电产业进入“寒冬”

   2024-07-31 工业品商城13
核心提示: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安装总量均各自占据了全球同期新增装机容量以及总容量的30%和26.8%,堪称全球翘楚。此外,当年风力发电共计产生1008亿千瓦时的电力,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我国风电限电超

    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安装总量均各自占据了全球同期新增装机容量以及总容量的30%和26.8%,堪称全球翘楚。此外,当年风力发电共计产生1008亿千瓦时的电力,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我国风电限电超过200亿度,较之于2011年增长了一倍。按照每1000克标准煤可以产生3度电的标准计算,由此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更为严重的是,这还导致了高达2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压力。

    另一方面,2012年全国风电平均使用时间较之于2011年减少了30个小时,部分省份甚至降至1400小时左右。特别是内蒙古东部、吉林两地,冬季供暖期间的限电比例已经超过了50%。而在内蒙古西部、甘肃酒泉以及张家口坝上地区,限电比例更是高达20%以上。

    大规模的限电措施使得风电企业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困境,企业经营状况由盛转衰。回顾过去,明阳风电、金风科技以及华锐风电等大型企业曾在两年前成功上市,风光无限;然而,如今这三家行业巨头却都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运营商龙源集团在2012年因弃风问题导致利润大幅下滑,达到13亿元人民币;而大唐集团所运营的800万千瓦风场,弃风率竟然高达40%~60%,由盈利转为亏损。仅仅两年时间,曾经被誉为“最好的风”的风电产业,已然步入“冰川时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风电出现大规模弃风现象呢?这主要源于风能本身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得风电场产出的电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波动,当接入电网时,这种波动便会直接破坏电网的稳定性、连续性以及可调控性,从而威胁到电网的安全性。

    风电的波动性对电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以一年为周期来看,风电场每日平均输出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至少在40~50倍之间。进一步细化到一天之内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我们发现风电在24小时内仍然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其输出功率(兆瓦)在0~100之间随机波动。

    风电的间歇性特征使得电网难以实现深度调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煤电发电量占到了总发电量的73.9%。而欧美各国则以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例如美国有27%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发电;英国燃气发电比例更是高达60%;北欧诸国的水电占比更是高达90%。

    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电网具备远胜于我国的风电并网容纳能力,这主要得益于燃气、燃油发电以及水电的调峰能力强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的负面影响。以西班牙为例,该国近十年来积极推进风电产业的发展,装机容量稳居全球第四。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步加大了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的燃油/燃气机组、联合循环机组的建设力度,使其深度调节机组总容量达到了惊人的3500万千瓦,足以满足风电调峰的需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