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京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揭幕,我国机器人行业将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预计未来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器人需求量巨大,因此,南京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升级的重要工具。据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统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国内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本土企业实力相对较弱。
如今,各地政府纷纷关注机器人产业,如重庆、上海、南京等城市皆设立了机器人园区吸引投资。以南京为例,其已经成立了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在当前制造业自动化升级的背景下,南京机器人产业应如何应对呢?
实际上,南京市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准备在全市建立多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并希望在2020年前实现全国领先地位。
在工业机器人的构成部分中,本体、控制系统、电机、减速器是核心。目前,国内多数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仅能生产本体,其余三大关键部件仍需依赖进口,进口比例高达80%。然而,南京的相关研发机构和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本体研制、检测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102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制的单位,主要集中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物流仓储等领域。此外,南京市还有13所高校涉足机器人研究,其中6所拥有专业的机器人研制团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力觉系统、本体研制、检测试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为了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南京市正在筹建机器人技术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可提供80%至90%的公共技术,有效解决当前产业存在的低端重复问题。
根据《工作意见》,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将在未来3年内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新兴基地之一,年销售额预计达到350亿元。到2020年,南京市将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产学研联盟,打造“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年销售额预计达到1000亿元。
南京市还将在江宁、六合、高淳三地分别设立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3年后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新兴基地,并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
为推动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南京市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相关发展项目,并制定了包括构建南京机器人产业投融资平台、重大装备租赁机制和“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在内的多项激励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