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广东广州以及湖北武汉等地再度出现节后用工短缺现象。与往年相比,今年尤为严重,尤其电子行业缺工严重。相关专家推断,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企业竞争加剧,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的趋势将越发明显。适合机器人产业化的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先行采用,涉及电子焊接的工业机器人预计将首先得到应用。
据新华社报道,武汉市已有企业发起"加薪抢人"大战,以求吸引求职者,平均工资较去年上涨近10%。武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该市今年岗位空缺预计达9万至11万,比去年多出1至2万人。不少电子类劳动密集型企业都表示缺工,如有一个电子企业公开招聘200名生产线操作员,但却鲜有人问津。此外,山东、河南等地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招工难度日益增大且日趋复杂。
分析指出,返乡就业和劳动人口减少是造成用工短缺的主因。随着经济发展,各地就业机会增多,而建筑、装修等行业需求旺盛,使得农民工返乡就业人数增加。此外,劳动力数量也在逐步下滑,人口红利即将触顶。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用工紧张状况非但未缓解,反倒比2012年更为严峻。同时,用工荒呈现结构性特点,一方面熟练工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部分工人因待遇不佳选择离职。
面对结构性用工短缺,人力成本攀升以及对精密制造的更高要求,机器换人计划正迎来加速发展的契机。工业机器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方面表现突出,特别适用于电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数据显示,电子行业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中的比重约为30%,仅次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然而,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等细分领域,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从潜在需求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25%至30%的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约1000亿元,拉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作为用工短缺严重的电子行业,机器替代计划或将率先实施。
在上市公司层面,佳士科技专注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焊接机器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掌握了机器人本体设计、计算机软硬件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其研制的机器人样机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并投入客户生产现场使用。瑞凌股份旗下子公司则从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系统工程等应用。亚威股份通过收购德国机器人技术并设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业务涵盖焊接等产品,并有望优先获取美国和亚太市场的机器人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