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时代的曙光已然浮现 

   2024-08-09 工业品商城20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领先者,预计至2015年底,中国新增机器人配备数量将有望超越日本,荣登世界之巅。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届时中国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这些令人瞩目的进展与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机构的预测高度吻合,预示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年轻劳动力的日益稀缺,特别是

     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领先者,预计至2015年底,中国新增机器人配备数量将有望超越日本,荣登世界之巅。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届时中国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这些令人瞩目的进展与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机构的预测高度吻合,预示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

    年轻劳动力的日益稀缺,特别是在南方再度显现的“民工荒”现象,为工业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因素。城镇化进程以及高薪就业机会的地域扩张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就业格局。鉴于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攀升,部分投资制造业的外商已纷纷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因此,唯有大力推进机器人战略,方能稳固并提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同时,借助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资源,可投身于单位时间收入更高且精神压力相对较小的高端制造业或服务业,这无疑契合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期待,进而推动产业与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换代。

    鉴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企业或许会误认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依然存在,从而对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的积极性有所减弱。在此情况下,政府需提前做好准备,适时进行引导。事实上,欧盟和美国均设有由政府资助的大型机器人研发项目。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智能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然而未来在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鼓励机器人科研及产业化应用,提高机器人产量并降低售价,以此降低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成本负担,顺利实现向新型生产模式的转变,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品牌,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服务机器人领域同样是亟待开拓的“新边疆”。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市场未来的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制造机器人,其应用范围将涵盖物流、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如民用无人机产业在美欧迅速崛起,预计未来十年内将成长为一个价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庞大产业,从而彻底颠覆运输、传媒等传统行业的生态格局。近期,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0年内,美国约有47%的就业岗位可能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正逐步迈入人机交互的“超级智能”时代,这无疑是一场全新的科技革命。欧美各国正全力以赴,通过高端智能制造设备重新夺回制造业竞争优势,中国绝不能在这场变革中落后于人。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亟需培育一种对机器人充满热爱的全新文化氛围,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从而提升全社会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水平。近年来,中国代表队在世界机器人竞赛中的表现持续进步,2013年成功问鼎世界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桂冠。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在机器人知识储备与研发潜能方面并不逊色,若欲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还需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商业化的制度环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