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国内有关机器人行业的详尽统计数据揭露,当前日本国内的机器人产业主要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工业机器人及至服务型机器人。特别是前者所涉及的各类机器人及其零部件制造相关产业,绝大部分都在全球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机器人制造产业中的佼佼者正是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安川电机(Yaskawa)。这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领军企业,在2012年实现了近3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安川电机能始终确保其机器人产品所需零部件的高度自主生产——据统计数据,该公司在2012年的总收入中有高达49%的比例乃源于机器人控制器的销售,紧随其后的是机器人本体的33%。
进一步分析,从安川电机在2012年总计达29.25亿美元的总收入中可以看出,除了控制器与机器人本体之外,其余部分的18%主要用于系统工程以及信息科技等方面。
另外,安川电机高达50%以上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企业代表:在2012年,安川电机在日本本土市场的收入比重仅为46%,而亚洲、北美以及欧洲等地的海外市场收入却占有超过一半的份额。
依照日本媒体的观点,安川电机的成功得益于政策扶持、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合作以及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这三个关键因素。具体来说,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机器人产业投资、税收减免、补贴发放以及折旧优惠等多个层面,以此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在上游环节,控制器、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的高度自主生产,与下游汽车和电子工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且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而日本机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则是维持其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过去数十年间,日本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始终稳居世界前列。
如今,随着机器人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日本企业对行业格局的精准把握无疑对其他行业参与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透过安川电机这一典型案例,我们得以洞察日本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在规划其机器人未来发展战略时,安川电机充分考虑到人口减少、老龄化以及劳动力短缺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坚守工业机器人核心业务的基础之上,将服务型机器人作为重点研发方向,积极拓展市场以满足未来人类生活对服务型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业界普遍将此年份誉为“服务型机器人元年”。行业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日本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越工业机器人,达到约100亿美元的水平;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甚至可能攀升至惊人的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