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自动化产业逆势增长,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08-15 工业品商城19
核心提示:东莞市自动化产业的繁荣迹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初。以大朗镇为例,自金融危机过后,当地政府便开始对企业购置数控织机进行财政补贴,每一台数控织机能够取代6至8位熟练工人。这项扶持政策有效地推动了3000余家毛纺织业企业的逆境崛起,同时也无意间造就了大朗镇银朗路的“百万富翁一条街”。 据悉,2011年期间,大朗镇所

       东莞市自动化产业的繁荣迹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初。以大朗镇为例,自金融危机过后,当地政府便开始对企业购置数控织机进行财政补贴,每一台数控织机能够取代6至8位熟练工人。这项扶持政策有效地推动了3000余家毛纺织业企业的逆境崛起,同时也无意间造就了大朗镇银朗路的“百万富翁一条街”。

      据悉,2011年期间,大朗镇所拥有的数控织机数量已经突破2万台,而银朗路上从事数控织机销售业务的企业数量也由之前的5家激增至100多家,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主财富均已超越百万美元。

      同样从中获益的还有厚街镇的鞋机制造业。据媒体上周报道,随着劳动力及其他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许多制鞋企业纷纷开始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化转型,部分优质鞋机制造商去年的海外销售业绩增长率甚至超过了30%。例如,厚街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其最新研发的双色双针缝纫机备受市场青睐,去年销售额增长幅度接近30%,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场的蓬勃发展。

     然而,尽管当前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东莞市鞋机商会会长、名菱工业总经理王精文却并未因此感到轻松。他坦言道:“虽然外销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但内销市场却在逐渐萎缩,部分企业的降幅甚至超过了50%。”在他看来,外销市场的增长实际上是源于国内订单的流失,在名菱工业的客户群体中,高达八成的外资鞋企已经选择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

      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自前年起,该公司已分别在印度、越南以及柬埔寨设立了3家子公司,且计划在今年进军缅甸与印尼市场。“我们不会跟随着客户一同迁移,但售后服务等方面必须及时跟进。”作为刚从缅甸返回东莞的王精文,脸上充满倦容。

      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此消彼长,整体增长幅度并不显著。王精文坦率表示,东莞市整体鞋机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乐观。“自动化生产并非仅仅是购置一台新型机器,便能实现从1000名员工减少至300名的目标,而是需要经历从900名、800名直至700名的逐步递减过程。”他解释说,制鞋企业在购入一台鞋机之后,还需引进机械臂等相关配套设备以及相应的技术人才,各生产环节亦需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这一过程往往难以迅速显现成效。相比之下,转移至东南亚地区则可以直接降低人工成本。正因如此,国内众多制鞋企业并不愿意投入巨资购买高价设备,从而导致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香港富井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想超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启动。据他统计,五年前,凤岗镇至少有20家企业的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然而截至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已骤然跌落至不足5家。大批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外市场转移,仅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完成了车间升级改造,成功引入智能化设备来缩减人力资源成本。

      他负责的企业主要生产机械手臂,近期接获的订单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了三至四成,主要来源于深圳市场。他坦言:“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808元人民币,加上各类福利待遇,实际发放金额约为4500元人民币左右。相较而言,东莞目前的员工月薪仍维持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尚未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梁想超直言,东莞市场表现平淡,内地城市的订单量更为稀缺。

     此外,东莞众多企业在迈入自动化时代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诸多阻碍。例如,许多企业目前仍在使用三至四年前购置的模具,这些模具无法与新型自动化设备实现无缝对接,若要全面更换则需耗费庞大资金,因此大部分企业只能暂时妥协,勉强应付使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