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湖北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势在必行 

   2024-08-15 工业品商城17
核心提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先生带领团队所完成的重大项目——《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运用》荣获我国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荣誉。在此期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机器人研发与制造领域,均呈现出一片空白之境。以当时的市场行情来看,一台来自海外的先进机器人成本高达约合人民币60万元,然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先生带领团队所完成的重大项目——《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运用》荣获我国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荣誉。在此期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机器人研发与制造领域,均呈现出一片空白之境。以当时的市场行情来看,一台来自海外的先进机器人成本高达约合人民币60万元,然而在我国国内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人民币400万元左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丁汉先生及其团队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将湖北地区推向了国产机器人研发的最前沿。

     自那以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数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武汉,从而形成了一个工业机器人研发的智力密集区。据湖北省经济信息委员会机械处处长介绍,得益于强大的高端科研资源支持,湖北省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早,即便如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机器人研发的热潮,湖北省的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

     然而,尽管湖北省具备研发制造各种类型机器人样机的能力,但是在实现批量化生产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探索。安徽省则是另一番景象,奇瑞汽车的生产线大量采用了由安徽埃夫特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而江淮汽车新建成的生产线更是应用了多达156台工业机器人。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安徽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仅去年一年的销售额便突破了人民币11亿元。此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经批准在芜湖、马鞍山、合肥这三座城市开展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工作。

     在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机器人。该公司负责人坦言道:“汽车制造业作为最早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之一,对于机器人的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国产机器人在这方面尚存一定的差距。”

     国产机器人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相较于国外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导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遭遇阻碍的主要原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华林先生指出,国内大多数企业热衷于对国外知名品牌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但在机电装置、控制原理及功能部件开发等核心技术方面,创新能力尚显不足。

     面对这种困境,湖北省并未选择退缩。例如,武汉华中数控在深圳、重庆两地设立了机器人公司,黄石三丰智能组建了机器人事业部,武汉奋进电力实现了机器人整机的国产化,宜昌奥力铸造为德国巨头库卡公司生产本体外壳等等。虽然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由于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未能形成合力。因此,华林先生提出了建立全省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产学研联盟的建议,重点扶持1至2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此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位于武汉市的光谷地区汇聚了40余家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已经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李世庭先生表示,光谷正在筹划建设全国首个工业机器人孵化器,旨在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机器人企业抱团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信息委员会机械处处长手中的工信部《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他们计划在2020年前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出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