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类型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整体品质的不断攀升下,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上涨。其中,大吨位振动台这类尖端科研设备的研发成果,以其高度的成熟度和卓越性能,成为了国内科学仪器装备研究进展和品质提升的优秀典范。与此同时,热量测量仪产业的异军突起,预示着民生用仪器仪表市场的繁荣兴旺和广阔前程。
在奚家成先生的观点中,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实基石。而对于仪器仪表行业而言,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层面。
首先,服务对象和应用领域的调整。一是从过去以满足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需求为主,逐步转向平衡发展,兼顾工业、科技和民生领域的需求;二是从过去主要适应新项目的需求,逐渐转向技改和新项目并重,尤其强调技改的重要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三是改变过去在工业领域中火力发电、冶金占比较高的现状,逐步向与当前各个工业领域发展相匹配的更为均衡的方向进行调整。
其次,新产品和中高端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额增速明显高于普通产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度,仪器仪表产业中能够实现产销量增幅达到15%以上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受益于新产品和中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而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同类产品和“三资”企业的产销量则呈现出下滑或者增长放缓的趋势。
再者,集成服务类业务的增长速度明显领先于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一大批以节能减排、专业化技改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测试服务的企业迅速崛起,在发展最为迅猛的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其产值已经占据了整个行业的三分之一以上。许多原本以产品制造为主导的企业,纷纷成立了专门从事工程集成和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或者事业部,其营业额普遍在10%-30%之间,甚至更高,并且在公司总体营收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攀升。
然而,要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两化”融合战略为企业素质的提升指明了明确的方向。经过实践和探索,众多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两化”融合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据悉,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制定并提交了全行业推进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实施方案,并选择了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不同规模的代表性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同时还组织了20家企业共同参与试点工作,计划利用大约两年时间,帮助一部分企业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已有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