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要求,各生产与使用单位必须迅速落实本清单所列之设备(产品)的淘汰工作。生产单位应当在最短时间内停止制造此类设备,使用单位也需在限定时间内停用这些设备,并更换为更高效且节能的新款设备(产品)。各级节能监察机关须加强对本清单所列设备(产品)淘汰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据悉,在持续推进高耗能设备淘汰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层面还积极推动财政对落后电机、水泵、变压器淘汰提供补助支持,以及推进内燃机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改造。
据相关人士介绍,当前,国内机电产品种类繁多,但整体表现来看,系统效率相对偏低,许多设备长期处于低效运转状态。部分生产机电系统的企业对机电系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而设备使用者对于进行机电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待提高。业界普遍认为,尽管节能机电设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在倡导低碳、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节能机电设备的推广应用必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至2015年,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将达到70%;风机、水泵、变压器等设备的能效准入标准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相较于2010年将降低约21%,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这无疑将大大加快淘汰落后机电设备的步伐,并进一步促进节能机电设备的推广普及。
针对此问题,有专家向媒体表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行以及高效节能电机补贴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高效节能电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数年内,节能电机设备在国内新增中小型机电设备中的比重将超过60%,节能机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0亿元人民币。
北京嘉华咨询顾问公司行业分析师王晓麟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节能减排的总体思路,一方面需要加快推广节能机电设备,另一方面则需要淘汰落后机电设备。随着高耗能机电设备的逐步淘汰,相应的一批节能机电产品将获得政策支持,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王晓麟进一步解释道,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数量众多且覆盖范围广泛的机电设备是工业企业的主要终端用能设备,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为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高耗能设备,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其中,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首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共计涵盖9大类别272种设备;2012年4月,该部门又编制发布了第二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涉及12大类别135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