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实力已经得到显著增强并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与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其中,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现状无疑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表现以及未来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已然成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的深入剖析,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据的份额并不算大,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我国装备制造业要想在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经成功跻身于全球制造业生产大国行列,然而我们的出口产品却大多属于低附加值类型。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产业,同时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从55.59%逐步攀升至66.81%,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们依然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此外,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加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顶尖企业也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之一。
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过于分散,重复布局现象严重,大多数企业选择按照“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模式进行建设,从而使得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其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在全球装备制造产业链中,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地位,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均有待加强;最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过高,产业受到外资控制的程度也较高。现阶段,产业内的先进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大部分都需要依靠进口。鉴于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性,先进技术无疑是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要素。
尚普咨询在其发布的《2014-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研究及市场投资决策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益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企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规模亦有限的特点。针对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