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利器

   2024-08-16 工业品商城10
核心提示:根据我们所获取的信息,我们得知,鉴于智能设备在整体战略布局中所占据的突出位置,以及其在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在未来的“十二五”时期内,国家将会继续加大对智能设备研发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还将创建首台(套)设备示范项目保险机制。  “构建首台(套)设备保险机制是科技金

       根据我们所获取的信息,我们得知,鉴于智能设备在整体战略布局中所占据的突出位置,以及其在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在未来的“十二五”时期内,国家将会继续加大对智能设备研发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还将创建首台(套)设备示范项目保险机制。

  “构建首台(套)设备保险机制是科技金融工作的一次重大创新,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有助于加速国产设备的市场化进程,而且对于科技企业的产品研发也具有积极意义。”相关专家对此表示,毫无疑问,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的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将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制造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规划对该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发展要求,以柔性化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等为基础的智能化制造将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标杆。预计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惊人的1000亿元,其中对智能化制造领域的投入将高达300亿元。这无疑将使得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智能化制造水平在“十二五”期末实现质的飞跃。

  如今,智能化已经被公认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这场技术革命的引领者之一,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背景下,由于配套件的核心技术相较于国外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紧跟国际步伐,智能化无疑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必备工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有超过25%的企业尚未开始进行智能化制造的建设,另有43%的企业仅在部分环节实现了智能化制造,还有22%的企业正处在智能化制造的集成提升初级阶段或者过渡阶段,而真正能够全面运用智能化制造技术的企业比例则不足10%。

  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不得不感叹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滞后性。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非无迹可寻。首先,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属于赶超型工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自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媲美。其次,大多数机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因此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普遍遵循着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发展路径。而我国作为赶超型工业,工业自动化的平均水平明显偏低。

  在制造过程中,许多企业并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优势,没有能够有效地将制造执行系统(EMS)与经营管理系统(ERP)进行整合,从而导致智能化缺乏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应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严峻形势和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压力,工程机械行业必须努力攻克TQCS难题,即以最短的上市时间(T)、最高的产品质量(Q)、最低的制造成本(C)以及最佳的售后服务(S),来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为有效途径便是智能化制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