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不定且面临内外部困境之际,2013年电气工业凭借坚韧毅力和创新精神,逆转颓势并取得显著进展。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整体经济稳定增长;其次,企业利润逐步回暖;再次,产品产量在增长与萎缩之间交替;第四,产品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最后,资产投资回归理性,国际贸易相较往年表现更为出色。
首先,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增长。2013年,电气工业领域的营业收入达到惊人的49,12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7%;同时,上缴税收总额亦高达1485.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
其次,利润增速逐渐回升。在过去的一年里,电气工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2819.84亿元人民,同比增长9.80%;总资产贡献率为12.22%,较之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14%,较之上年降低0.1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4%,较之上年降低0.12个百分点;总资产利润率为7.17%,较之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
再次,产品产量在增长与萎缩之间交替。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在电气工业重点统计的11种主要产品中,除了少数产品产量呈现快速增长之外,大部分产品产量增长较为缓慢,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出现负增长。
第四,产品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从电气工业28类重点产品的价格走势来看,其中有12种产品的价格指数连续在100%以下运行,占比高达42.86%。这些产品涵盖了电站锅炉、水轮机、互感器、隔离开关以及断续开关等关键性电工产品。
第五,资产投资回归理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气工业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由此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然而,随着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逐渐显现,近年来电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已经开始趋于理性。
第六,国际贸易相较往年表现更为出色。2013年,电气工业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568.98亿美元,同比增长7.96%;进口额达到了563.79亿美元,同比增长5.78%;出口额则达到了100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2%。
从电气工业各细分行业的运行状况来看,尽管去年发电设备产量有所下滑,较之上年下降了11.9%,但是大型装备研发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火力发电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已经稳居全球领先地位。火力发电装备正在逐步朝着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2013年,电气工业成功生产了10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至目前累积生产数量已经达到80台套。优质的电力设备供应商东方锅炉公司更是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容量(60万千瓦级)、国内首台应用于白马电厂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该设备已于2013年4月份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运行状况良好。此外,二次再热机组的研发和制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预计将于2015年3月份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