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深化改革,实现创新、持续、协调发展

   2024-08-20 工业品商城11
核心提示:“在国防设施及其他重要场合如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的角色,其直接影响力涉及到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乃至社会整体安全。若传感器产业存在显著落后期代,那么产业安全便无从谈起。”中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推进大会于今年4月3日在美丽的杭州盛大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

“在国防设施及其他重要场合如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的角色,其直接影响力涉及到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乃至社会整体安全。若传感器产业存在显著落后期代,那么产业安全便无从谈起。”

     中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推进大会于今年4月3日在美丽的杭州盛大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先生发表讲话,他指出,传感器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我们需要在材料、设计、设备等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推进。

     周子学先生特别强调,推动传感器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投融资环境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依托具备优势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出创新能力强大、创业环境优越、产业链条完善的传感器产业基地,从而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健康发展。

     周子学先生进一步阐述道,传感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对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传感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我国政府也对传感器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将其视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均将传感器研发和产业化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发布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无疑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更为优良的政策环境。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初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传感器产业的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共性技术匮乏,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这些因素导致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展   望未来5至15年,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周子学先生强调,我们必须在现有的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制造体系和配套供应体系的基础之上,以深化改革为驱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产业化为终极目标,以产品创新为主轴,以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坚实后盾,推动产业形态由传统的“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华丽转型,从而实现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创新、可持续、协调发展。

    周子学先生再次强调,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致力于将促进传感器产业发展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多元化手段,加大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应用四大工程,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应用,大幅度提升主干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发亟需的高端产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