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感器产业面临需求和挑战并存的发展机遇

   2024-08-20 工业品商城12
核心提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郭源生先生预测称,未来五年间,全球传感器领域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0%。据估计,至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770亿美元。从应用领域来看,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应用将会显著增加;而在农业、环保、医疗卫生以及食品检测等市场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物联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郭源生先生预测称,未来五年间,全球传感器领域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0%。据估计,至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770亿美元。从应用领域来看,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应用将会显著增加;而在农业、环保、医疗卫生以及食品检测等市场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将带来巨大商机,市场潜力难以估量。

     就国内市场而言,预计至2015年,我国各类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86亿至200亿只,销售额有望突破1300亿元人民币,其辐射和带动效应将不容忽视。

    然而,从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分布较为零散,产业集中度偏低,生产工艺设备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运用创新的基础和动力,主要以模仿和二次开发为主。特别是在敏感元件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这使得产业化水平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变化和急剧增长的需求,从而削弱了我国传感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其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布局方面,我国传感器产业呈现出“由北向南多点开花”的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包括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区域,以及西安、武汉等地,目前正逐渐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参与其中的企业数量已逾千家,但产业资源相对分散,在系统应用、提供解决方案以及上游的设计、制造、材料等环节仍面临诸多挑战。

     针对上述情况,郭源生先生在会议中提出了“建设传感器产业园区”的构想及其发展规划。他建议,利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国内适宜地区打造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产业环境优良、生态和谐的国际化传感器产业园区——中国传感器谷。

     根据郭源生先生的设想,该产业园区将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立体化发展模式,汇聚500余家公司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凸显产业聚集优势,塑造鲜明品牌特色,实现产业链的全面覆盖,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预期年销售额将高达30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率超过20%。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代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5至15年将是我国传感器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做大做强传感器产业集聚区的黄金阶段。

    该负责人透露,钱江经济开发区将加速推进传感器产业化基地——钱江传感谷的建设步伐,致力于培育一批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传感器龙头企业,壮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红外传感、新兴传感技术、传统传感技术以及国外高精尖传感企业四大产业集群。

     记者在此次会议期间获悉,位于钱江经济开发区内的麦乐克电子公司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已然成为红外传感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跻身全球掌握最高端红外传感技术的四大企业之列,占据国内高端红外探测敏感原件市场份额的80%,预计今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将实现十倍以上的增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