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2024-08-21 工业品商城11
核心提示:在这场盛大的展览会上,一座由多个德国知名公司共同携手打造的“智能工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工业4.0”的初级现实场景——展台上的一条模块化生产线正在高效地生产名片盒。与传统生产线有所区别的是,关于这个名片盒的所有相关信息均已被录入至产品零部件本身,这些产品零部件通过与生产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

     在这场盛大的展览会上,一座由多个德国知名公司共同携手打造的“智能工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工业4.0”的初级现实场景——展台上的一条模块化生产线正在高效地生产名片盒。与传统生产线有所区别的是,关于这个名片盒的所有相关信息均已被录入至产品零部件本身,这些产品零部件通过与生产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自我指令并完成生产过程。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使得每件产品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完美契合每位用户的“定制”需求。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开幕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工业4.0”预示着未来的智能工厂将能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各类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将能够实现无缝交流协作。为达成这一宏伟目标,信息通信产业、机械制造业等各行各业需加强合作,而非仅仅关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

    自蒸汽机问世以来,工业生产流程历经多次重大变革。如今,德国所倡导的“工业4.0”理念被广泛视为引领未来工业革命的重要导向。借助数字化手段以及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生产成为一种技术规范,实现对生产流程的自主监控,从而让生产过程更加灵敏地响应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德国行业资深专家柯克勒对此深表赞同,他说道:“企业需时刻敏锐应对市场变化,维护生产流程的最大灵活性,进一步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产品个性化和定制需求。”

    尽管“工业4.0”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但该国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在此领域面临的挑战。据德国行业专家透露,德国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上曾错失良机。默克尔总理也明确指出,当前全球90%的创新成果源自欧洲以外地区,欧洲绝不能错过下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她同时表达了对德国制造业能否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与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有效衔接,确保德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忧虑。部分专家认为,虽然中国在传统工业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差距,但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却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工业4.0”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追赶契机。

    在本次展览会中,从数字化的三维打印技术,到虚拟车间操作技术,随处可见的都是“智能工厂”的生动实践案例。在一家专注于3D打印设备研发的参展商面前,前来观展的人们纷纷排成长龙。令人瞩目的是,这家展台提供了一项特殊服务——他们可以根据每位参观者的真实外貌,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与其肖像相似度极高的塑像。游客只需要在摄像头前拍摄多角度的8张照片作为素材,便可轻松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纪念品。

    “智能工厂”成功地将订单处理、加工制造以及销售环节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各个环节间的紧密联系和高效沟通。这家3D打印展台的工程师魏尔向我们介绍道,“工业4.0”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信息和互联技术方面并非其强项。因此,唯有加强信息互联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积累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方能在“工业4.0”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德国联邦工业联盟(Bundesverband der Deutschen Industrie,简称 BDI)主席乌尔里希·格里洛直言不讳地表示,德意志帝国在如信息与通讯科技等关键性未来科技领域显得颇为滞后,“欧洲企业在全球通信及信息技术市场所占据的份额不足整体的十分之一,而德国也错失了跻身于此重要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的良机。”倘若德国的工业和制造业未能努力弥补这个短板,成功实现制造业与信息互联技术的深度融合,那么德国工业的领先地位将会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绿色能源依旧成为本届展览会的瞩目焦点之一,然而想要解决新能源分散且稳定性较差的特性,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能源供应与消费技术无疑将成为未来能源产业的主导方向。虚拟发电厂、组合发电厂等新型模式正逐渐崭露头角。这类全新的“发电厂”将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天然气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有机结合,构建成一座虚拟发电站。位于德国莱比锡市的Energy2 Market公司便是此类组合发电站的典型案例,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巧妙搭配能够显著改善新能源“各自为战”、“依赖天气”的困境,充分发挥出“团结协作”的优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