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导向,促进洛阳制造业升级"的精彩演讲中,屈贤明先生强调指出,智能制造已然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焦点,其装备更被视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工信部共同发起并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先后发布了三批指导性文件,共批准了89个相关项目,合同总额高达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预算资金资助达到了28.5亿元。
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十个省市规划筹建智能制造或机器人产业基地。例如,浙江省每年投入约3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实现机器替代人工,而浙江省经济委员会则每年拨出7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面对各地智能装备发展的热潮,屈贤明先生特别强调,推动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科学评估经济效益;同时,应遵循稳步推进的原则,避免盲目跟风。
对于洛阳如何更好地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屈贤明先生给出了四项中肯且实用的建议:首先,大力推广应用"数控一代"装备和产品,即通过数控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良,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如智能工程机械等。其次,积极培育精密轴承、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部件、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智能制造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和设备。再次,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优先选择数控化、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工作。最后,着力培养一批能够为全国用户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
屈贤明先生进一步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无需再拘泥于模仿和追随,而是有机会站在新的技术前沿和技术革命的起跑线上,与发达国家展开公平竞争,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绝不能错过这场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洛阳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更是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柱,其产值占到洛阳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了27%。尽管2013年洛阳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572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669.4亿元,同比增长了14.1%,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在总体形势向好的同时,洛阳装备制造业仍面临着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程度偏低,整体效益有待提高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
在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支撑、智能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制造理念下,如何不断提升洛阳制造业的综合实力,这是屈贤明先生在其主题演讲中所深入探讨的话题。他明确指出,近年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焦点议题,智能制造装备更被视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工信部共同启动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并先后发布了三批指导性文件,共安排实施了89个相关项目,总计合同金额高达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预算资金资助达到了28.5亿元。
在国内,已有数十个省市纷纷规划筹建智能制造或机器人产业基地。例如,浙江省每年投入约3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推动机器换人战略,而浙江省经济委员会则每年拨出7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该项工作。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智能装备的热潮,屈贤明先生强调,发展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可行性;同时,应采取稳健有序的方式逐步推进,避免盲目跟风。
对于洛阳市如何更好地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屈贤明先生给出了四条中肯且实用的建议:首先,大力推广“数控一代”装备和产品,即运用数控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如智能工程机械等;其次,积极培育精密轴承、精密齿轮传动装置、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部件、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智能制造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和装置;再次,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优先选择在数控化、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工作;最后,着力培养一批能够为全国用户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
屈贤明先生进一步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有望摆脱过去被动追随的局面,站上新的技术前沿,与发达国家展开公平竞争,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绝不能错过这场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洛阳作为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更是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柱,其产值占到洛阳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了27%。然而,尽管洛阳装备制造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整体效益并不尽如人意,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